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智能化养殖,正在引领未来——专访农信互联薛素金先生

06/01
2020
来源
农博网
分享
智能化养殖,正在引领未来 专访农信互联智联事业部总经理薛素金先生 中畜兴牧:受非洲猪瘟和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整个生猪产业链都在转型。猪场的整个防控体系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生物安全防控更是变成了重中之重,随着目前复产的猪场越来越多,无论是新建猪场,还是旧猪场改造等,无一不是向智能化养猪靠拢,可否为大家分享一下农信互联的新建智能化养猪场和猪场智能化改造方案。 薛素金总经理:一般而言,新建智能猪场(以下简称“新建场”)是要通过智能化的养殖工艺,实现猪场运营可控性,提升猪场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时通过数字化融入产业生态;猪场智能化改造(以下简称“改造场”)主要围绕扩繁设计、高效生产和生物安全。 新建场和改造场的不同在于对生产区、生活区和无害化降解区的规划设计,相同之处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环控、智能饲喂、智能盘猪/估重、智能监控、智能测膘、智能测温等核心功能,形成生猪养殖的基础数据、追溯过程数据、检验监测数据、信用数据,为猪场提供基础数据库,从而在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生猪健康管理、母猪繁殖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输出准确及时的信息,为猪场的运营管理决策提供充分的支撑。通过物联网数据采集、智能化管控、互联网+信息服务,将进一步精简工作程序和信息处理过程,减少猪场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效益。 智能监控,采用海康威视高清摄像头,对网络传输有更好的支持功能,不仅节约了内存,还提高了画质和网络传输速度。ICR红外滤片在光线不足时自动切换,真正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地对人、猪、车、场监测、识别、行为预警、事件报警等功能,并将区域内的消毒过程、车辆路线、人员行为、猪只动态等综合分析,事件相互关联,可追溯事件起因,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值得一提的是,农信互联与海康威视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资源、服务等优势,拓展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途径,构建科技协作新动力,实现双方互惠互利发展,共同为农业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环控,通过控制器对风机、水帘等设备进行自动调控,为猪只打造舒适的环境,可节约70%的人工成本; 智能饲喂,可根据猪只大小、数量、母猪个体胎次、胎龄、膘体等数据自动化计算采食需求,制定采食计划,智能化设备支持远程监管功能,实现设备状态、采食状态等数据的可视化。采用粥料饲喂模式,水料比和采食速度可调,实现均匀料水混合,提高饲料适口性,从而提升猪只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精准水料的投放和控制,最大限度提高哺乳期采食量,提高仔猪断奶重,增加仔猪断奶成活率。可节约30%的人工成本,提高收益200%; 智能盘猪/估重,利用摄像头实现数据的精确采集,经由硬盘录像机将所采集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传输至算法服务器,进行智能化算法分析后得出最终盘猪/估重数据,上传至猪小智监管平台,可节约50%的人工成本; 膘情检测,背膘测定仪可通过蓝牙接口实现母猪背膘数据的准确采集。结合电子耳标读取功能,可实现背膘数据绑定,通过将这些数据上传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降低背膘数据的记录、统计的错误率; 智能测孕,智能B超测孕仪通过WIFI连接,检测母猪是否妊娠,及时检出未孕母猪,减少母猪“非生产日”,提高经济效益; 料塔称重,料塔称重设备主要由智能称重主机和称重传感器组成,通过平台系统实现饲料的远程监控、预警等功能,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是养殖行业向智能化养殖迈出的重要一步; 能耗管理,利用智能水电系统,可及时获得猪场内设备能耗数据,将帮助猪场管理者实现降低运行能耗、提高收益的目标。 猪小智监管平台,通过使用猪小智监管平台,可实现猪场数据存储、智能分析、报表查看等数据的集中管理及沉淀,同时通过猪场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可随时随地掌握猪场概况、猪只状态、设备异常警报等信息。 通过猪小智APP,可实现猪场环境数据、猪只饲喂数据、猪只膘情、猪只测重等数据的远程查看;生产过程中某个生产指标出现异常时系统可通过猪小智APP发出预警。 中畜兴牧:您在不同场合都大力推荐了农信互联的“猪小智”产品,这款产品的应用优势。目前客户都有哪些反馈,针对反馈公司都做了哪些调整? 薛素金总经理:提高效率之类的正面反馈咱们就不提了,问题反馈主要集中在使用人员的认识和操作两方面。 认识层面,存在经验丰富的饲养人员对数据指导养殖的接受度还不够高,还是比较相信、依赖过往的饲喂经验,不完全信任数据指导的自动饲喂,会进行人工干预。不过,人工干预对智能饲喂并没有负面影响,只是没有完全发挥智能饲喂节省人工的作用。不管是通过软件还是直接人工投料的人工干预,都会通过料位传感器,传回数据中心,经过机械学习和算法不断优化相应栏位的饲喂曲线,调整智能饲喂量,料位传感器是可保证猪只舔干净料盆的,这可以减少打扫料盆的人力消耗。 操作层面,存在猪场员工与硬件设备的磨合度问题,比如有些猪场员工会排斥智能监控,认为是监视自己的;智能饲喂,会存在猪场员工想要人工投料等;另一方面就是存在用户软件操作不熟练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农信互联通过加强交付培训和售后服务来解决。 另外,农信互联也在不断地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软件进行改进和优化。比如通风需要皮带带动,但在北方地区,冬季上冻后,皮带冻实了就很脆,容易碎。针对北方地区这个情况,农信互联对智能风控系统进行改进,程序增加季节设定后,用户只需要设定好运转时间、温度,其他就全由算法处理,自动执行。 中畜兴牧:随着农信互联不断的做深、做实、做专数据智能业务,针对未来的产品以及公司的发展,都有哪些布局和计划? 薛素金总经理:数据智能的关键在于数据怎么来和怎么用,围绕这两个问题,农信互联的数据智能产品将不断优化算法,进行探索。 首先,获取更精准、真实的数据。不断丰富、优化对猪场中人、猪、设备等的数字采集方式。目前饲喂、清洁等场内既脏又累的工作内容可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当然数据也是自动生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很好。但是如接种、转舍等母猪舍和保育舍的部分工作还需要人工干预,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这部分提升有可能会借助可视化算法来实现。 其次,不断丰富大数据,深挖产业大数据,智能猪场数据与产业链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有助于产业生态。从玉米、豆粕、饲料到屠宰、流通等产业大数据的建设和深挖是需要努力的。 最后,数据应用。数据的应用是数据价值的体现和增值,无论是对企业用户、对社会化服务还是对产业生态,都是值得不断创新的。对企业来说,数据可以直接指导生产,提供智能决策;对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数据,可以做宏观调配,也可以提供行情分析等;对产业生态,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从上游料药苗企业、养殖环节、流通环节,再到下游屠宰加工环节,可以通过农信互联企联网体系形成过程数据的互联互通,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连贯性,形成食品溯源体系。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79677","PageTitle":"智能化养殖,正在引领未来——专访农信互联薛素金先生-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7967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