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宋旗镇,群山秀丽、田地平坦、土壤肥沃,高效农业经济发
展特点十分明显。近年来,经开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食
用菌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促农增效的重要支柱产业。
贵州银行安顺分行结合当地自然禀赋,以支持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托地
方金融决策链条短、服务高效快捷的机制优势,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企业不同阶
段信贷需求,金融“活水”助力食用菌闯出一条企业扩产增效、农户增收脱贫的“金
产业”之路,让贫困群众在金融精准助推脱贫攻坚中得到了实惠。
提升“造血功能”食用菌产业迎来春天
5月的一场雨后,走进安顺经开区宋旗镇某村,放眼望去,数十个黑色大棚布满
田间;在贵州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大棚内,一朵朵香菇从一排排菌棒上冒出,
撑开了一片片“致富伞”。
“以前,我们村主要种包谷、水稻,收入低,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外地打工,尽管
离城不远,但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该党支部副书记张朝辉(化名)回忆以前的生
活状况,仍历历在目。
“要致富,必须突破传统发展方式,走高效经济路子。”他说。
久于贫困的村党支部几位党员,每人投资几万元建大棚,引种香菇。一年后,不
仅收回成本,还净赚四五万元。初尝甜头,不少村民纷纷将玉米种植改为香菇种植。
该村“乘胜追击”,成立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
合作社建好大棚后拿给贫困户种植,参与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从十几个大棚,到4
0个种植大棚……,食用菌产业初步形成。
尽管香菇产业发展有了起色,但因资金不足,种植规模一直上不去。
为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的“造血功能”,贵州银行安顺分行不断深入企业走访调研
,鼓励企业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向企业投放融资资金1176
万元,支持香菇基地扩大原料采购,大大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难题。
打通资金链后,企业运转越来越顺畅,食用菌年产量由72万棒菌包迅速增长到
6000万棒菌包,基地平均每天采菇5吨左右,顺利销往安顺、贵阳、上海、安徽
、广西、广州等各大批发市场。公司又在幺铺镇四旗坝区及紫云林场分别种植了20
00亩大球盖菇,食用菌产能进一步增大。同时加强与电商企业合作,实现线上线下
同步销售,安顺食用菌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产业腾飞
随着香菇种植面积扩大,鲜香菇产量越来越高,为减少鲜菇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
不利影响,企业决定新建食用菌深加工建设项目,将部分鲜采香菇深加工成香菇面条
、香菇酱油、香菇酱等,提高产品附加值。
“新建食用菌加工建设项目企业自筹资金1300万元,申请绿色产业扶贫投资
基金720万元,新建厂房及购买生产设备还差40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张朝
辉介绍。
得知公司新建项目融资需求后,贵州银行安顺分行金融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对接,
深入了解扶持政策,完善融资和担保方案,合理调配信贷规模,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
控的前提下,向公司投放信贷资金逾4000万元,及时缓解了公司深加工建设项目
资金难题。
“目前,公司生产的香菇面条、香菇月饼、香菇醋等产品畅销青岛和本地市场,
品牌效应逐渐显现。”该公司董事长刘刚(化名)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
菌种培育和研发,以香菇、红托竹荪为主,灵芝、木耳为辅,为市场和菇农提供优质
的菌种,加大安顺食用菌产品对全国市场的开拓力度,推进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
巧搭“致富快车”农户脱贫增收见实效
“前一阵我们才将大棚里的新一批菌菇剪摘完,这几天又忙着新添菌棒。今年的
菌棒长势好、菇量大,我们的收入增加了少。”农户张英笑着说。
“公司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还帮村民解决销路,让村民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公
司的带领下,我们种植的食用菌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每个大棚一年下来能挣100
00多元纯利润哩。”村民杨艳说。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统一建大棚、统一菌包生产、统一
技术管理、统一保底价收购,带动农户一起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公司解决300
余名贫困人员就业,带动800多户、1700余人发展香菇种植,大多数青壮年劳
动力不再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工资近4000元。”公司生产技术部负
责人介绍。
如今,走在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村村寨寨,随处可见食用菌种植大棚。小小食
用菌撑开“致富伞”,不仅带动了安顺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和产
业精准脱贫,同时还辐射带动西秀区、镇宁、普定、平坝、紫云周边县区及六盘水市
、毕节市发展食用菌产业,成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区域菌种保供基地,带动更多的
贫困群众搭乘这列食用菌“致富快车”。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