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农业农村领域提出的新要求,新期许,新目标,沂水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深入学习领悟,将具体要求学习理解,贯彻执行。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要求,现将近期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推进情况介绍如下:
一份特殊的三农“复工令”
在举国防疫的关键时期,“三农”领域的“复工令”更显特殊。稳住三农基本盘,奋力保障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成为三农人肩上最重的担子。沂水县农业农村局将稳定全县三农“大后方”,作为防疫期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精准施策、精心部署,着力推进各项惠农政策举措落地、落实、落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秩序,努力赢得全年农业生产主动权,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
筑牢“粮”基,全力稳信心。
开好局,起好步,紧抓春季生产不松劲,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不负春光时行。一是积极抓好麦田管理和春耕备播。结合全县中低产田面积多,高产稳产田少的实际,因苗因墒落实好田管措施,积极引导组织农户在做好外部防疫措施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田间生产管理。二是推进土地流转,培育种植大户。积极引导土地流转,鼓励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协调作用。目前全县粮食种植大户33家,种植粮食面积5000余亩。三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利用耕地整理、高标准粮田建设、综合开发等项目,改造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提升地力,改善排灌条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12万亩,预估今年小麦平均单产380公斤左右,玉米评价单产450公斤左右。四是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理赔工作。针对近期出现的小麦低温霜冻、冰雹等灾害危害,小麦政策性保险承保公司要最大程度地简化操作程序,理顺操作流程,及时验标、核赔,及时拨付赔款,为农户提供最优服务。
复工复产,推进有高标。
围绕企业复工复产和稳产保供,主要采取两条针对性举措。一是责任帮包,派驻60人对龙头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帮扶企业主体切实履行好防疫主体责任;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问题,重点对企业返岗人数、复产情况等进行摸底工作,积极研究并对接政策,帮助企业争取中央、省、市相关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积极落实政策,通过微信、电话、见面等方式及时将各级政策送到企业联系人手中,宣传中央、省、市关于推介应对疫情涉农政策的通知,帮助企业梳理应享受的涉农政策,并及时跟有关单位对接,帮助涉农企业尽快落实应享受政策。截止目前,协调金融机构落实贷款1.1亿多元,企业正在申请办理贷款合计1.08亿元。
“金融活水”,用好股权质押。
一是让利于民,破解融资“贵”问题。按照农民集体股权价值的90%进行贷款额度授信,授信期限最长三年;贷款利率低于同类客户的利率,切实解决农民贷款贵问题。二是创新担保模式,破解融资“难”问题。以农村集体资产股权为核心质押物,创新集体资产股权质押+机构担保+保险公司承保+土地经营权抵押+直系亲属“反担保”等模式,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三是实现增量扩面,破解融资“窄”问题。从挖掘客户、优化产品着手,双向推进、增量扩面,结合整村授信工作,全覆盖宣传对接,对信贷需求全面摸底,储备目标客户。截止日前,沂水共质押农村集体资产股权258股,发放贷款133笔,5266万元,稳居全省第一!
线上培训,智享“云课堂”。
一是建立疫时“云课堂”。众志成城,授课不停,开创“线上+线下”的精准培训指导模式,依托优厚的农业科技师资力量,面向全县高素质农民及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疫情防控形势下蔬菜、粮油、果树技术培训指导。二是在线调查研究论农事。建立微信群,广泛与学员互动交流,充分了解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需求,征求专家意见建议,制定出针对性的培训指导计划,为农民及时提供系统的技术服务。截止目前,举办线上“云课堂”10期,共计培训1710人次。
[0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