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香港保监局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的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
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香港保险业的毛保费总额(寿险+产险)为16
50亿港元,较2019年一季度同比上升10.9%。
2020年一季度,香港寿险总新单业务保费收入同比下跌27.5%至351
亿港元(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个人新单业务保费收入350亿港元)。其中,个人
非投连业务新单保费收入325亿港元,同比下跌28.8%;个人投连业务新单保
费收入25亿港元,同比下跌6.2%。香港保监局解释,这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而
实施的跨境人流限制措施影响。
2020年一季度,香港寿险总有效业务保费收入同比上升11%,至1467
亿港元。其中,个人非投连业务有效保费收入同比上升7.3%,至1244亿港元
,个人投连业务有效保费收入则同比下跌2.7%,至64亿港元;退休计划业务供
款同比上升72.7%,至139亿港元。
01
内地访客新单保费收入54亿港元,同比暴跌57.7%,业务占比15.5%
创2013年以来新低
2020年一季度,内地访客新单保费收入54亿港元,同比暴跌57.7%,
占香港个人寿险业务总新单保费的15.5%。
按新单保单数统计,内地访客购买重疾险的数量最多,2020年一季度占比为
48%,较2019年同期的58.1%下降1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保单数
同比暴跌81.8%至1.2万张(2019年同期为6.6万张);其次为终身寿
险,占比37%,较2019年同期的33.5%提升3.5个百分点,保单数同比
下滑76.3%至0.9万张(2019年同期为3.8万张)。
按新单保费统计,内地访客购买终身寿险新单保费26.10亿港元居首,20
20年一季度占比为48.32%,低于2019年同期的60.1%;其次为储蓄
寿险(即两全保险,多为“交2保5”一类的短期储蓄产品),新单保费14.22
亿港元占比26.33%;万用寿险以7.96亿港元新单保费排第三名,占比14
.74,较2019年同比10.4%上升4.34个百分点;重疾险新单保费3.
13亿港元,业务占比5.8%,较2019年同期12.1%下降6.3个百分点
。
02
个人新单业务保费同比下滑28%至350亿港元,TOP15香港保险公司揽
走97%市场份额
从个人新单业务来看,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计算,2020
年一季度香港寿险个人新单业务保费较2019年同期下跌27.54%至350亿
港元。
其中,个人新单保费收入排名前15名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6.5%,
较2019年同期的96.1%提升0.4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收入
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友邦、汇丰人寿和宏利人寿。
具体来看,友邦新单保费收入同比下滑39.76%至50亿港元,市场份额同
比下降2.8个百分点至14.2%,市场排名第一;汇丰人寿新单保费收入同比下
滑34.29%至46亿港元,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13.1%,市
场排名第二;宏利新单保费收入同比上升13.89%至41亿房源,市场份额同比
上升4.3个百分点至11.7%,市场排名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国寿海外和保诚保险新单保费收入同比跌幅超过50%。其中,
国寿海外新单保费收入同比大幅下跌59.78%至37亿港元,市场份额同比下降
8.5个百分点至11.7%,市场排名第四。
保诚保险新单保费收入同比大幅下跌50%至24亿港元,市场份额同比下降3
.1个百分点至6.9%,市场排名跌出前五。
太寿香港、永明金融、香港人寿新单保费收入均同比大幅提升超过150%,市
场份额有明显提升。
从代理渠道来看,友邦、保诚、宏利、永明和富通的代理业务量占比明显较高;
银行渠道中,以国寿海外、汇丰、恒生和中银等银保系公司为主;经纪渠道中,友邦
、宏利、太平人寿香港和安盛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公司。
其中,2020年一季度,友邦的代理渠道保费收入位列市场第一,银行渠道保
费收入排名第一的是汇丰人寿,经纪渠道保费收入排名第一的为宏利人寿。
注:新单业务(New Business)保费代表统计时期内新售保单的保
费收入;有效业务(Inforce Business)保费代表统计时期内新售
保单和续期保单的保费收入总和。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