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南海航海保障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航海保障服务,在半年前已启动航标集中值守试运行工作的基础上,6月8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在全国率先启动运行航海保障全天候集中统一值守。
据了解,此次集中统一值守,共涉及南海粤、琼、桂沿海海域以及珠江水系3253公里、长江水系嘉陵江、金沙江、赣江、湘江、澜沧江、赤水河等四级以上航道在内的10个省区市水域,包括256座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11座RBN-DGNSS台站及完善性监测站、536个视频监控平台接入摄像装置,2775座遥测遥控航标在内的重要助航设施实现了集中统一24小时监控值守,迈出了航海保障大数据管理、网格化服务的步伐。
集中统一值守模式通过对各类航海保障设施大数据的综合应用,构建了畅通可靠的航海保障信息接报、处置、报送等渠道,通过及时监控、报告、跟踪和汇总海区航保设施各类故障,有效协调调配海区运维人员实施应急抢修维护,将航标故障修复、应急扫测、通信设备抢修等所需时间减到最少,有效降低封航、禁航时间,提升水域通航效率,维护海区水上安全形势稳定。
集中统一值守模式正式运行后,所有用户可以通过接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系统接口,获取优质便捷直接快速精准的航海保障数据及服务体验,变“航保提供什么服务”的行政服务化导向为“社会需要什么航保服务”的需求导向,在全国率先实现航海保障服务信息的双向交互。
此外,粤琼桂等10省区市覆盖水域的船舶信息,还可以由南海海区岸基AIS系统获取,共享搜救、海事、引航等多家涉水单位,管理部门能够有效掌握水上船舶信息,对水上交通运输管理做出科学管理和预测,更加高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
[188]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