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先后推出3000亿元防疫专项再贷款和1.5万亿元普遍再贷款再贴现,上半年创造了两种直接指向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突出了“直达实体”和精准滴灌,全力支持“六稳”和“六保”。
展望下半年,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将坚持总量政策,政策适度,但方向不会收紧。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有空间、有必要。同时,政策的结构化、精准化将更为凸显。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勾勒了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更加突出支持实体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坚持适度总量政策,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全力支持“六稳”“六保”工作。
“坚持适度总量政策”的提法引起市场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还表示,疫情应对期间的财政扶持政策是分阶段的。要注意政策设计和激励相容性,防范道德风险,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及时退出。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及时退出”并不意味着“突然刹车”。近期,MLF持续缩编,中标利率未能下调,释放了央行防范资金闲置的信号。央行将把握市场流动性调控的节奏和力度,但货币政策不会转向。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石表示,短期来看,5-6月市场短期利率快速上涨,央行打击套利是“风险应对应在市场曲线前”的必然选择。从长期来看,当政策对套利构成威胁时,短期利率将回归较低水平,波动趋于平缓,从而降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难度,避免“宽信贷”的政策堵塞。因此,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总体方向不会动摇,边际力度也会相应调整。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团队报告指出,短期来看,7月底前密集发行专项国债,需要央行提供一定的流动性支持。同时,除了半年末6月底的因素外,7月也是纳税大月,流动性也面临着纳税的短期影响。预计未来央行可能适当增加流动性投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