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债务重组”中介突袭信用江湖 自称可与银行“协商”分期免息

07/03
202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
信用卡逾期久了还不起怎么办?有一群自称可以帮助欠债者进行“债务重组”的 中介机构突袭信用江湖。他们游走在欠债者和银行之间,以另类的方式“帮助”欠债 者与银行“协商”信用卡分期免息。 延期还款、停息挂账、停掉催收……这类中介真是欠债者的福音?《每日经济新 闻》记者调查发现,其实不然,债务人的压力并不会因此减轻,反而还要承担高昂的 手续费,而中介“协商”的信用卡分期免息要求也让银行背负更重的催收压力。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恶意欠款行为,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据悉,政策层面上,“ 打击恶意逃废债”被写入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5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就 《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孙国君表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修改89处,将“打击恶意逃废债”增加进政府工作报告。 “有些费用可以不还”? 贷款逾期一直以来都是令金融机构头痛的存在,近年来,欠债人分期免息还款的 呼声越来越高,年初以来的新冠疫情也让不少债务人“协商”还款的意愿更为强烈。 而所谓信用卡协商还款,是指负债者在信用卡逾期后,与银行协商进行减免利息 、停息挂账等个性化还款方案。 这种“协商”方式乍听似乎能够达到所谓的“双赢”,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 类“协商”多采用反催收方式,中介机构或债务人通过向监管部门、第三方网站投诉 、威胁诉讼等方式,获得和银行协商分期免息还款的筹码。 记者注意到,在微博“信用卡逾期”“协商分期”等话题中,出现了经营个人债 务重组业务的人群,他们在微博上通过发帖的形式宣传自己的业务。 这对于当前无力还债债务人来说,简直是“瞌睡遇到枕头”。于是,不少人找到 中介机构,想要他们帮助自己“停息挂账、分期还款”。 小李便是这样一位中介,他在朋友圈向债务人宣扬“平台有违规”“信用卡逾期 不用害怕”等言论,还“晒出”各种帮助债务人分期成功的案例截图。 随后,在记者与小李沟通的过程中,他首先让记者将自己的债务梳理出来,并明 确表示:“有些费用可以不还,我这里还可以帮你找到平台违规的地方,你可以加一 下我们的法务进行咨询。”这与“反催收联盟”的做法如出一辙。 记者暗访过程中发现,中介机构的收费并不便宜。小李告诉记者,帮助客户与银 行谈判进行免息分期的费用为负债数额的10%加500元材料费。在小李朋友圈发 布的“成功免息分期”案例中,分期数从18期至30期不等,甚至还有60期。 “只要你(指债务人)没接到法院传票,我这边都可以替你和银行协商分期免息 还款。”小李信誓旦旦地说。 “协商”分期免息还款变味 这种方式的“债务重组”真的能解决债务人的燃眉之急?有何风险? 记者了解到,2019年9月,广东银保监局发布“关于防范代理处置信用卡债 务”的风险提示,称有“维权人士”,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 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 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 信用卡债务。广东银保监局提示称,“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 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表现形式包括收取高额佣金、增加了还 款费用、个人征信系统留有不良记录。 除了债务人可能面临高额佣金、征信不良等风险,这类“债务重组”也让银行万 分头痛。 某股份制银行负责资管业务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个人债务重组或者说 反催收的情况屡次出现,导致银行对于逾期贷款的收回难度增大,贷款展期违约风险 增加。此外,逾期欠款协商分期后,再逾期的风险增加,后续催还难度加大。 某股份制银行负责资管业务的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信用卡逾期客户,资产管理部 结合客户逾期天数及资产风险情况将案件划分为早中后期,并进行层次推进提醒催告 ,安排催收行动。根据信用卡客户欠款逾期天数,结合客户群体特征以及计量模型对 客户进行细分管理,根据逾期天数及客户分群制定催收策略,采取相应催收方式。 据记者了解,华南地区某股份制银行近期频繁收到诉求基本一致(即希望能够免 息分期还款)的客户投诉电话,且套路一致,即“把事闹大”,迫使金融机构作出让 步。 “债务重组中介机构会要求客户提出一些问题向银行‘施压’,比如声称银行催 收时曾电话骚扰客户第三方联系人,或恐吓其家人等,会向监管反馈及投诉。此外, 他们有的还自称是律师,熟悉法律法规和司法流程,声称金融机构违反了某些法规或 政策,如违反《商业银行管理办法》;同时称,已和其他银行协商并达成一定分期方 案,由此质问或要挟其他金融机构也给予同样方案。”上述人士表示,这种“协商” 分期免息还款的方式显然已经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 对恶意欠款保持高压态势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 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918.75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7 %。这组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个人债务重组”是个广阔的市场,这也让某些原本 是“老赖”或者从事催收业务的人看到“商机”,利用他们逾期和催收经验,转头干 起了“个人债务重组”生意。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对恶意欠款行为,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此外,政策层面 上,“打击恶意逃废债”更是被写入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5月29日,国务 院新闻办就《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孙 国君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修改89处,将“打击恶意逃废债”增加进政府工作 报告。 记者注意到,除了广东银保监局,近期,河南银保监局也在印发的《河南银行保 险机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强化与司法部门沟通,提高司 法审判执行效率,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建立 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63315","PageTitle":"“债务重组”中介突袭信用江湖 自称可与银行“协商”分期免息-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63315},"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