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一个“凋敝”山村的产业探索

07/08
2020
来源
新华社
分享
“新出的这批蚕茧有270斤左右,下午3点送到南岸。”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长大村党支部书记陆德泽与销售商通完电话,内心稍感轻松,村里新的一批蚕茧即将通过渡船送到江对岸售卖。 今年满40岁的陆德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2014年当选为长大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开始谋划建立村里的特色产业,最终瞄准了金花茶和种桑养蚕这两个项目,常常为了产品销路而四处奔走。 “这批蚕茧比较少,就由我们送到对岸,不用销售方过来收购了。”陆德泽介绍,长大村处于邕江北岸,与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的南岸不同,北岸山地较多,村民出行和土特产品运输需要靠轮渡送到南岸。 在陆德泽的记忆中,20世纪90年代,由于地处湘桂铁路沿线,长塘火车站又设在村里,长大村曾经交通十分便捷。2000年前后,随着长塘火车站不再承担客运业务,昔日热闹的场景不复存在。陆德泽说:“就拿土地租金来说,我们村土地流转的租金为每亩500元至600元,但在江对岸,一亩土地租金可达1000元。” “几乎所有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在村里种地的人,四五十岁已经算年轻了。”陆德泽说,村里有耕地2742亩,最多时有近一半的耕地被撂荒。 看着大片的荒地和愈发冷清的村子,陆德泽坐不住了,常常思考如何让村子再次振兴。“村里林地多,适合种植金花茶,发展林下经济,几块成片的田地可以种桑,用来养蚕,年纪大的村民也可以参与进来。”陆德泽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开始迈出产业探索的第一步。 在村里新建好的蚕房里,村民梁月雄正在清理方格蔟外围的蚕丝。“除了家里的农活,还可以到基地摘桑叶,整理蚕网,或者给金花茶除草,每天能有80元到100元的收入。”梁月雄说。 梁月雄的丈夫不慎骨折无法劳作,家中还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正在上学的一双儿女也需要照顾,能够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让梁月雄很是高兴。 目前,长大村桑蚕扶贫示范园已完成约300亩桑树种植和2000平方米蚕房建设,带动16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同时,村民将约2000亩林地流转给农业企业种植金花茶,每年可按实际收入的20%提取分成。 “小时候村里多热闹啊,现在就想把村里产业做起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陆德泽说。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61460","PageTitle":"一个“凋敝”山村的产业探索-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61460},"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