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安徽省遭遇多轮强降雨,引发严重内涝、洪水等自然灾害。安徽省农
商银行系统也有40家法人农商银行遭受直接损失。面对汛情,安徽省农信联社及时
反应、迅速行动,在完善应急部署的同时,强化防汛措施,优化金融服务,加大灾后
重建和恢复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用铁的担当筑起了牢固的防汛救灾“农金堤坝”。
据了解,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已发放防汛救灾贷款达4.42亿元。其中,
第一时间投放应急救灾信贷资金达2.08亿元;向灾情严重地区各类主体发放低利
率续贷资金2.34亿元。
快速反应,建立健全应急机制
综合汛情形势,安徽省农信联社于6月16日和7月14日连续发布紧急通知,
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和金融服务等工作,指导全省各农商银行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职责
分工,将防汛责任分解落实到岗到人;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及时补足各
类防汛抢险物资,备齐有关防汛装备,保障一线员工人身安全和重要凭证、材料档案
等财产安全;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对重点区域加强值班值守和监
测巡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预警、报告及时准确。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
间,省农信联社党委班子负责同志分赴黄山、安庆、铜陵、合肥等受灾严重地区,实
地督导检查农商银行防汛救灾工作,并探望慰问基层一线员工和受灾群众。
精准发力,有效保障金融服务
一方面,安徽省农信联社着力“保安全”“保开门”“保服务”,积极创造条件
支持受灾停业网点及时消除隐患、恢复营业,做到金融服务不缺位、不中断,保证金
融服务平稳有序开展,同时开辟防汛抗灾资金汇划(包括公益捐赠)以及救灾资金拨
付、代发等绿色通道,确保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办结,并免收手续费;另一方面
,积极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办理业务,充分发挥“拎包
银行”“汽车银行”等流动服务优势,弥补网点受灾停业带来的线下服务空白,保障
转移安置点群众基础金融需求。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已增设流动金融服务站79
个、应急营业专柜40个。
向险而行,主动投身抗灾一线
汛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党员干部带头,服
从当地党委政府统一指挥,积极投身防汛救灾一线工作。尤其是在受灾严重的合肥、
黄山、池州等地,农商银行党员职工不惧风雨、向险而行,在做好自身防汛工作的同
时,主动放弃轮休时间,配合地方政府积极做好堤坝加固抢险、转移安置群众、救助
遇险村民、交通安全引导、清扫灾后垃圾和运送紧急物资等防灾减灾救援公益服务。
据统计,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已组织党员救灾服务队、志愿服务小分队等共计
80余支,以实际行动在防汛救灾一线践行农商银行的责任和担当。
分类施策,全力支持灾后重建
全省农商银行通过微信、电话、上门等方式第一时间摸排客户受灾情况,鼓励受
灾客户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同时及时摸清地方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抢险救灾物资生
产运输企业的紧急贷款资金需求,优先安排信贷资金予以支持,提高审批和放款效率
,并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对于出现暂时性偿还困难的客户,根据客户生产经营的实
际情况,采取延期还本付息、降低利率等方式进行给予帮扶,竭力帮助受灾企业尽快
恢复正常经营。
全省农商银行引导信贷资金向防汛一线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尤其是对抗灾能力较
弱的农村乡镇街道和偏远村庄,强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帮助提升防洪排涝
能力,排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份以来,全省农商银行系统
已发放用于支持道路、通讯、电网等防汛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7298万元。
雨季尚未结束,安徽省汛情依然严峻。下一步,安徽省农信联社将坚决贯彻落实
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将金融服务抗洪救灾恢复生产作为当前重要任务,进一步强化
金融供给,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为全省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持续贡献农金力量。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