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统计数据凸显中国已克服疫情影响,经济稳步复苏。取得这样
的成果绝非偶然,这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可控性以及为制止危机和刺激增长采取的正确
措施。中国采取一系列宏观和微观有效措施,同时,没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大把撒钱
。
这场危机还推动中国新领域发展,出现新的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比如在家办公
、在线学习等。疫情加速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这增强了中国经济各个领域的潜力。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额增长
30%。同时,中国没放弃今年的脱贫目标。在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蔓延、全球经贸持
续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令人羡慕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均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增长9.3%,
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增长1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今年中国或是唯
一经济呈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
在以前平稳时期,中国GDP增长率曾达10%,如今,中国表现出快速有效克
服危机的能力,那“中国奇迹”的秘诀是什么?中国经济从负增长到正增长的转变,
并非偶然。这是有效措施与系统优势相结合的结果。这证明,中国拥有掌控经济的有
效杠杆,能(从容)应对风险并实现既定目标。中国的管理模式,已被证明能快速应
对挑战。
一些经济学家已开始思考中国采用的市场经济与计划管理相结合的优势。一个无
法忽视的事实是,具有市场经济所有特征,同时又没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中国在
此次危机中表现出极大活力。(作者米哈伊尔·莫罗佐夫,柳玉鹏译)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在经济复苏竞赛中先下一城,但
下一回合更加艰难 7月份中国经济状况的数据证实,在新冠疫情造成破坏后,中
国已在恢复增长的艰难进程中占据领先位置。但维持领先将是个挑战。
尽管有令人鼓舞的迹象,中国工厂生产反弹速度仍远快于国内外需求恢复速度。
此外,美国经济再次显出疲软苗头,日本复苏进程也因疫情反弹而面临风险。除非世
界其他地方很快重新站稳脚跟,或北京愿进一步加大国内的经济刺激力度,否则很难
看出中国工厂如何既能继续提高产量,又不会在国内外引发另一波生产者价格指数下
滑。
[18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