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加速发力

08/06
2020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
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但从当前情况看,众多小城市和县城发展总体滞后,亟待“强身健体”。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须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要求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到2023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正在加速发力。近期有关部门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关于推进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关于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关于做好县城城镇化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接力出台。 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但从当前情况看,与一些超大特大城市和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区需要“瘦身健体”相对应的,是众多小城市和县城发展总体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亟待“强身健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暴露出县城在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或弱项。 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县城,是许多农民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县和县级市数量达到1881个,约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量的2倍;全国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4亿人,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未来较长时期内,还将会有许多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发展。但另一组数据显示,当前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2左右,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居民的2/3左右。 县城的公共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县城居民的民生质量。如果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的上学、就医、养老、育幼等需求就难以得到良好保障;如果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县城生态环境、居民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市政公用设施不健全,居民出行、居家等生活需求就无法得到便利满足;如果产业配套设施不足,县域经济难以做精做强,产业集群难以形成,吸纳就业能力难以提升,居民收入也难以提高。 短板就是需求,差距就是潜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今年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等4方面明确了17项建设任务。 当前,我国仍处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之中,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60%。因此,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县城承载能力,是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从短期看,有利于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推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 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领域多、任务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不做“面子工程”,不做“半拉子工程”,实打实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33]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47841","PageTitle":"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加速发力-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47841},"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