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保险 > 正文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代理退保风险

08/17
2020
来源
新浪财经
分享
近日,一些消费者反映,有人冒充监管部门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欺诈,称消 费者所购人身保险、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等产品“存在欺诈行为,已有多名消费者 投诉”或“继续持有保单将蒙受经济损失”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 ,并以此收取高额手续费。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此类行为以非法牟利 为目的,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加强风险 识别与防范,根据自身需求理性退保,依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据了解,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引诱消费者终止正常保险合同,使 消费者丧失保险带来的风险保障,消费者未来再次投保时,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 、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有的不法分子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或交纳定金 ,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其他公司保险产品;还 可能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及身份证复印件等,截留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诱 导消费者落入非法集资骗局。 此外,“代理退保”个人或团体在代理投诉、全额退费时可能造成消费者贷款逾 期、保费断交等合同违约,从而形成征信不良记录,对消费者未来的贷款、出行、就 业等产生不良影响。“代理退保”个人或团体教唆、指使一些消费者编造理由、伪造 证据、提供虚假信息进行投诉、举报或诬告,消费者可能因此参与违法行为。 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对“代理退保”提高警惕,尤其要慎重对待 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防止上当受骗。消费者应了解所购保险产 品的保险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 这位负责人还说,消费者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银行卡、身份证、保 险合同等重要单证的原件或复印件转交他人,不要轻易向他人发送移动支付二维码、 网银验证码。如遇不法分子窃取和非法利用个人信息、利用投诉和退保实施诈骗等, 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对非法机构或个人诱导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材料等行为 ,消费者也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此外,消费者对保险产品有疑问,可直接拨打保险公司公布的投诉热线,也可拨 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向监管部门反映,或通过申请调解、 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43517","PageTitle":"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代理退保风险-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4351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