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保险 > 正文

上市险企净利降幅收窄 三季度保险板块指数上涨29.8%

11/02
2020
来源
证券日报
分享
根据上市险企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A股五大上市险企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1966.1亿元,同比下降18.38%。和上半年相比,上市险企前三季度的净利润降幅明显收窄,且单从第三季度看,有3家险企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基于负债端的持续改善以及资产端的良好表现,三季度以来,保险股走势强劲,截至9月30日收盘,保险板块指数较6月30日收盘大幅上涨29.8%,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7.8%。 五大险企净利润 总额1996.1亿元 三季报显示,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和1996.1亿元,同比下降了18.38%。其中,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今年1月份-9月份分别实现净利润1030.41亿元、470.78亿元、187.36亿元、196.48亿元、111.07亿元。 虽然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8.38%,但与上半年相比,上市险企净利润的降幅有所收窄。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1342.77亿元,同比下降了24.36%。仅从三季度来看,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653.33亿元,同比降幅仅为2.54%,恢复态势十分明显。并且,三季度单季已经有3家险企的净利润同比有所上升,分别是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都因为会计估计变更而增加准备金计提,从而减少当期利润。具体来看,中国人寿因会计估计变更,增加寿险责任准备金173.76亿元,增加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17.47亿元,合计减少前三季度税前利润191.23亿元。中国太保因会计估计变更增加寿险及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合计96.92亿元,减少前三季度利润总额96.92亿元。新华保险因会计变更增加寿险责任准备金20.95亿元,增加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55.03亿元,减少2020年前三季度税前利润合计75.98亿元。 上市险企 前三季度股价先抑后扬 从上市险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保险股走势呈现“先抑后扬”的特点。今年6月30日,保险板块指数报收于1871.93点,较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指数下降18.4%;同期,上证指数下降2.15%。进入到第三季度,保险板块指数快速上涨,到9月30日收盘,保险板块指数报收于2429.06点,比6月30日收盘上涨29.8%,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7.8%。 由此可见,上半年,保险板块股价走势弱于大盘,而三季度保险板块股价走势明显强于大盘。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是资本对保险业负债端和资产端走势向好的认可。从负债端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积压的保险需求和新增保险需求纷纷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险企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约2.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1%。从投资端来看,前三季度,上市险企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6%,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中国太保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5%,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6%;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率5.36%,净投资收益率4.47%;中国平安实现总投资收益率5.2%,净投资收益率4.5%。 展望未来,中国平安表示,受疫情的持续影响,短期内,保险等金融方面的消费需求虽有恢复但仍较疫情前萎缩;同时信用风险上扬,资产管理业务质量持续承压。但长期来看,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也带来一些新机遇,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一方面,疫情后居民健康意识有所加强,保险等方面的需求将会扩大;另一方面,在政策与科技的持续推动下,医疗健康产业将得到高速发展,产业上下游存在增长机遇。 对保险股未来的配置价值,广发证券认为,保险资产和负债景气度均进入上升通道,有望开启“戴维斯双击”。考虑到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长端利率有望持续向上,继续判断保险股后续表现可能好于市场。海通证券认为,长端利率上行+“开门红”,资产端和负债端均有望持续改善,估值提升空间大,将带动保险板块估值显著修复。天风证券认为,资产端方面,长端利率企稳回升,保险公司长期投资收益率预期提升,有助于保险股估值修复和估值切换;负债端方面,开门红高增长的预期有望逐步兑现,催化保险股行情。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4757","PageTitle":"上市险企净利降幅收窄 三季度保险板块指数上涨29.8%-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1475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 筑牢粮仓根基交出“粮食安全”西农答卷-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 | 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筑牢粮仓根基交出“粮食安全”西农答卷

08/18
2020
来源
农业科技报
分享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对于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一直都是我国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主粮作物,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为了不断引领和推动服务黄淮区域小麦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8月13日上午,为期两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小麦新品种示范园工作会议暨联合体总结会在杨凌召开。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小麦育种专家、教授,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等6个省22个小麦品种示范园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联合体成员单位负责人等近百余人齐聚一堂,就示范园小麦品种(系)表现、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工作设想等方面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为我国小麦新品种推广工作出力献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永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单卫星以及来自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等6个省22个小麦品种示范园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瞄准黄淮麦区打造小麦新品种“试验田” 立秋刚过,雨后的陕西杨凌有了丝丝凉意,8月13日上午,一场围绕小麦新品种产业试验示范推广的会议在杨凌隆重召开,为这座“农科新城”重新注入生机与活力。 “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将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会议刚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单卫星就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作出了阐述。 今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王辉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优质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黄淮南部麦区是我国第一大麦区,其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42.2%,但该区多种小麦病害常发、重发。小麦新品种“西农979”,满足了该区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早熟、抗寒、抗赤霉病、抗条锈病等性状综合协调的小麦品种的迫切需求,成为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导品种,推动了我国优质小麦产业化进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国家主推品种,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3亿亩。 打造”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带得走”农业示范样板,是杨凌履行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路的“国家使命”,也是把农业技术推广课堂搬到农田里的“三农情怀”。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人才与科技优势,依托”大学推广模式“建设项目,在多省持续实施小麦新品种示范园建设项目,构建学校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服务平台,承担起小麦品种选育、品种比较、示范展示以及市场推广的重大责任,引导带动小麦新品种推广步伐,为新品种布局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筑牢国家粮仓贡献“西农力量” 会议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刘耀斌,从六个方面对小麦新品种示范园建设项目工作向与会人员作了汇报总结,介绍了示范园的总体布局,示范园产量表现、产量结果,示范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指出目前示范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示范园建设工作做出评估,对下年度示范园的工作设想进行重点阐述。他表示,要不断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以便今后布局更科学、更合理的示范方案,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河南金粒种业董事长黑更全,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说感受、谈体会、讲经验,讲述“西农979”示范种植推广背后的故事,总结示范工作的成功经验,并表示,示范园建设充分发挥了西北农林科大育种的科技优势,同时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研究员宋鸿超则从技术层面详细介绍了“西农979”的品种特点和示范情况。 “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产业发展对统筹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基础品种研究到选育,再到示范推广已经基本成体系,我们要有效推进小麦品种示范推广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永华说道。 依托科教优势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0年国审新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个小麦品种榜上有名,分别是刘曙东教授的“西农100”、马翎健教授的“西农99”、李学军教授的“西农369”、吉万全教授的“西农501”、王辉教授的“西农20”和高翔教授的“西农364”。6项成果跻身“国家队”,为该校辉煌的“成绩单”再添一笔。 借助本次会议,刘曙东团队主持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西农100”和马翎健团队主持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9”两个小麦新品种现场通过协议方式将经营权转让给了育种企业,总金额达265万元。 会期,各省示范园代表还逐一就2019-2020年度小麦品种(系)示范基本情况、示范品种表现及评价、主推品种宣传推介措施与效果、示范推广工作所取得的经验与存在问题,以及2020年度工作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和研讨。 “以新品种授权企业为主体,示范园积极构建起‘示范园、授权企业与品种产权课题组’三方密切协作、紧密衔接的新品种示范推广机制,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刘耀斌说道。 一年内有6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得益于该校2016年牵头成立了“西北农大黄淮南片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进一步扩宽了小麦品种审定的试验渠道。 据悉,西北农大黄淮南片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于2016年9月22日正式获得农业部批准,以促进小麦育种创新,加速培育小麦新品种进程为目标,总体试试验质量较高,得到了国家区试处和小麦同行的广泛好评。根据2020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95号,其中共有106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通过联合体试验渠道审定的品种有66个,占62%,凸显联合体试验渠道在未来小麦品种审定的重要性。 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捷报频传:从破解“小麦癌症”条锈病防治难题,到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西农979”累计推广面积过亿亩;从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到今年6个小麦品种跻身“国家队”……一项项助推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都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使命镌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写照。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42809","PageTitle":"筑牢粮仓根基交出“粮食安全”西农答卷-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42809},"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