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盛夏时节,记者一行深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唐崖茶”的故乡——湖北恩施
州咸丰县采访。沿途所见,一片片茶林在山路旁的缓坡上铺开,晨光照耀下,翠绿中
泛着金黄,美不胜收。
咸丰其名取“咸庆丰年”之意,境内唐崖土司遗址于201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
录。而咸丰县趁势打造的“唐崖茶”品牌,近几年也大获成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
品。
“近年来,我行信贷投放重点支持咸丰县实施‘一县一品’战略,发展本地特色
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农发行恩施州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行积极支持咸丰
打造“唐崖茶”全产业链,提供形式多样的支持与帮助,推进“茶旅融合”,带动相
关产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扶贫示范效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农发行恩施州分行近2000万元产业扶贫信贷资金的
支持下,包括咸丰县瀑泉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瀑泉茶业”)在内的一批茶企,
立足生态、绿色、富硒等优势,逐步打造出“标准种植+精深加工+拓宽销售+茶旅
融合”的全产业链扶贫模式。2019年,咸丰县投产茶园20万亩,产值15亿元
,直接带动2.84万户贫困户近8万人脱贫。全县66个重点贫困村中,半数以上
贫困户脱贫销号得益于茶产业链的延伸、辐射及带动。
大力扶助茶叶种植业
在瀑泉茶业的一楼大厅,公司负责人向太群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新近加工包装的新
茶:格调雅致的包装盒上,由牌坊、石马、玄武山、唐崖河组合而成的“唐崖茶”品
牌标志十分醒目。
“近年来,在我行金融支持下,咸丰县实施‘唐崖’大品牌战略,引导企业从茶
叶种植入手,加大种植改良和技术引进,强化茶园管理,统一茶叶生产标准,推进茶
产业转型升级。”农发行恩施州分行主要负责人介绍说,瀑泉茶业等茶企坚持生态种
植标准化,培植优质茶苗,进行茶园改良,确保茶品质,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农发行则对这类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落实减费让利,切实降低他们的财务成本。
“我们一面引进白叶茶种植新技术,种植了300亩白叶茶;一面培植优质黄金
芽茶苗,对原有的茶园进行分步改良,打造了500亩标准化黄金芽茶种植基地。”
向太群介绍说,该公司组建了瀑泉茶叶专业合作社,逐步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
户+基地”模式,与合作社社员单位联办标准化种植基地3000亩,统一标准和技
术,统一管理操作流程,基地内大大小小茶园一律优先雇佣贫困户进行人工锄草,杜
绝使用除草剂及高农残药物。
唐洪科是咸丰县瀑泉茶业专业合作社成员,家住小村乡土地溪村,原有老茶园5
亩,年产值仅1.5万元。在公司带动和支持下,2018年,他在瀑泉茶业领购了
1.5万棵黄金芽茶苗,对原有旧茶园进行改植改种,并在该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
参照操作指引,对茶园实施科学管理,使用公司提供的有机复合肥,茶叶产量增加了
50%,5亩新茶园年收入翻了一番,达到3万元以上。茶园的改良不仅使茶农增产
增收,也有利于公司在产品源头把控质量关。
2019年,在茶产业龙头的带动下,全县茶叶基地总面积23.44万亩,可
采摘面积17万亩,干茶产量9950吨。总产值达14.45亿元的茶叶生产,覆
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8万户、8万余人,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超过两亿元。
精心呵护“黄金叶”
“疫情让我们的收茶、制茶不得不暂停,但鲜茶这个东西,早一天是精品,晚一
天变普茶。”提起年初时的情形,向太群至今仍心有余悸。
疫情延续到3月,正值春茶收购旺季,而企业却因资金紧张无法正常生产。对茶
农而言,一片片茶叶就是保脱贫、防返贫的“黄金叶”。
“3月7日,在出行诸多不便的情况下,我们来到瀑泉茶业了解资金需求情况,
特事特办,3月9日,就向公司发放了100万元应急贷款。”农发行咸丰县支行行
长覃磊介绍说,这笔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公司的复工复产。
“3月10日我们就复工生产了,种茶、采茶的农户和制茶技工们都在当天拿到
了稍有延迟发放的工资。”向太群说,工资有了着落,人心安定下来,制茶的品质也
就有了保障。
在一片忙碌的瀑泉茶业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在标准化制茶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操
作着。从取鲜叶、筛选、杀青到无压空揉,轻压揉捻,再到干燥、精制加工,嫩绿的
鲜叶通过一条龙的标准化制茶机械,规范地加工出玉露、雀舌、毛峰等成品茶,整个
制茶工艺流程一目了然。
“因为我们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执行统一的唐崖茶‘团体标准’。”向太群介绍
说,不仅耗时短、耗能低,品质也有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唐崖茶”加工工艺,咸丰县茶叶协会为唐崖茶制定了“团
体标准”,在行标、企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标准,为行业自律和加强管理提供了参
照依据和行动指南。县内茶叶企业生产“唐崖茶”系列产品,都严格执行不同等级的
不同标准。
“公司以采用现代标准化制茶工艺为主,辅以传统手工制作。”公司一名技术人
员告诉记者,采用现代化加工工艺,具有清洁、卫生,规范化、标准化的特点,可批
量制茶。
近年来,咸丰县着力打造“唐崖”农产品区域品牌,使“唐崖茶”声名远播,在
2019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咸丰县5家茶企携38款“唐崖茶”产品参
展,现场茶叶销售火爆,达成订单数万元。
拓宽渠道助销售
“向总,我们收到一笔吉林的订单,又是农发行的。”公司销售人员给向太群报
告最新的销售情况:农发行吉林分行订货两万元,内蒙古农发行订货两万元……
原来,为了解决扶贫产品滞销,农发行恩施州分行积极响应总行消费扶贫的号召
,通过总行平台发布了相关商品信息,农发行全系统都在为湖北困难小微企业“搭把
手、扶一把”。
其实,这只是农发行消费扶贫的一个缩影。记者获悉,农发行在支持茶企、茶农
拓展销售渠道上还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在‘咸丰余杭电商产业园’电商众创中心,公司于去年年初开办了电商业务,
所生产的多款产品成功入选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分类陈列在展示台上。”向太群
介绍说,公司顺应时代潮流,打造电商平台,开办了电商业务,仅仅过去一年,公司
在网上销售各类茶叶产品就达50万元。
2018年12月中旬,杭州市余杭区与恩施州咸丰县合作共建的“咸丰余杭电
商产业园”正式开园,为县域企业、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电子商务服务,打通了县域经
济内循环、构建“产品”出城的高速通道,为贫困户拓宽了茶叶的销售渠道。
今年3月18日,开通咸丰至浙江松阳浙南茶市物流专线,每天一趟专车运营,
由此,咸丰县正式开通浙江茶市专线。
据悉,在促销期内,由咸丰县茶叶协会与恩施州茶企公司合作,开通咸丰至浙江
松阳浙南茶市物流专线,今年3月20日至9月30日,每天一趟专车运营,专线承
运费用由咸丰县茶叶企业承担50%,县农业农村局补助50%。
4月29日,总投资1000余万元、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咸丰唐崖茶
市在该县大坝新城二期商业街开市。当天上午,全县近半数的茶企已入驻店铺,茶铺
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茶产品,众多客商纷纷前来品茶、询茶、购茶,线上、线下销售同
步进行。
茶市正式运营,有效补齐了该县一直以来茶叶销售专业市场的短板,为茶企、商
户、市民提供了一个更加专业的茶叶购销平台。
“茶旅融合”促升级
“发展一个特色产业”,是农发行恩施州分行在推动咸丰县整县脱贫过程中,为
其制定的“五个一”帮扶计划中的一个。为此,该行为咸丰力推“茶旅融合”提供了
强劲的支持。
“咸丰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为推进‘茶旅融合’提供了契机。不仅有助于
茶产业链的延伸,促进消费升级,还可有效促进产业联动,由茶产业带动多个产业联
动发展。”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初夏雨季来临,小乡村一片片茶叶观光园在雨后更显青翠,一垄垄春茶在雨水的
滋润下煞是诱人。早在一个多月前,这里就迎来新茶的采摘季。
据介绍,每年新茶采摘季,都吸引不少游客来到茶叶观光园。当他们看到鲜嫩的
芽叶在茶农手中轻若飞羽,往往会有客串一回“茶农”的冲动。
游客向往采茶乐趣,但大多都不会自己采茶。不过没关系,在采茶现场,茶农会
手把手地教,直至游客们学会为止。
“如果游客想把采摘的鲜叶制成茶带回家,我们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向太群介
绍说,去年春天,一个八人的旅游小团队到公司茶叶观光园亲手采摘鲜叶后,交到制
茶车间的师傅手中,制作出8斤成品茶。
“在本地茶园采摘现场,还时常会看到有丰富经验的茶农在茶园旁支起专业的炒
茶锅,将游客采摘的芽叶倒入锅内,用双手在高温的锅内不停翻动,展示手工制茶的
高超技艺。”咸丰县茶叶协会负责人如是说。
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以200公
里“茶叶走廊”为建设主轴,着力打造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咸丰县由建设茶叶
观光园开始,又相继建成麻柳溪、大沙坝、泗大坝、龙坪等50余个茶旅融合示范精
品景点,促进当地茶品牌的文化体验和消费升级。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