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四大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
)均已通过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或业绩预告形式披露2020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其中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幅度
最大,预计同比下降90%-95%;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
长城”)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3.14%;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国东方”)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8.10%;中国信达资产管理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信达”)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5%-30%
。
分析人士称,部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是四大全国性AMC上半年净
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外资入场,地方性AMC增多,未来四大全国性AM
C或面临更大压力。
净利润大幅下滑
具体来看,中国东方在中国货币网披露的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
现营业收入433.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9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净利润约25.70亿元,同比下滑28.10%。
中国长城在中国货币网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
现营业收入115.37亿元,同比下降41.0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
润6.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3.14%。
中国华融和中国信达此前均发布了盈利预警公告。中国华融称,根据集团现时可
得的资料以及对集团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
步评估,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90%-95
%;中国信达预期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下降25%-3
0%。
多重因素影响
对于上半年净利润为何下降,中国华融表示,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持续压降无
优势非主营业务影响,集团除不良资产外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较去年同期继续下降;
二是受2020年上半年资本市场表现不及去年同期影响,集团持有的部分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较多。
中国信达则表示,一是受2020年上半年资本市场表现不及去年同期影响,集
团持有的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二是受新冠肺
炎疫情及外部经济形势变动影响,公司持有的部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质量承
受较大压力,出于审慎考虑,公司增加计提信用风险拨备。
从财务报告来看,中国东方和中国长城这两家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下降不少
。中国长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0.43亿元,去年同期为55.75亿元。中国
东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03亿元,去年同期为50.41亿元。
“分食者”增多
盈利能力出现下降趋势的同时,四大全国性AMC还面临“分食者”抢夺市场份
额的威胁。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2020年8月18日,全球知名投资
管理公司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资子公司——Oakt
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备案登记,企业性质未外商独资企业,机构类
型为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454.88万美元。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
管理局官网资料显示,橡树资本在中国不良资产投资领域较为活跃,投资总额已超过
65亿美元。
国内地方性AMC也在不断增员。近期,吉盛资产与长春市财政局合资设立了资
产管理公司——盛金资产。吉盛资产表示,盛金资产筹建工作目前已完成,下一步将
开展开业申请工作。
此外,全国性AMC也添了“新军”。今年3月,银保监会网站发文称,同意建
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更名为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
限责任公司。
标普全球发布研报预计,随着“分食者”不断进入,未来两到三年,四大全国性
AMC的市场份额将下降至80%-90%。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