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食品饮料 > 正文

新技术落地兰州:半小时测千种农药残留保“舌尖安全”

08/26
202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
“应用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后,1000多种农药半个小时就能检测出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表示,全国首家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的落地,使得更全面的实施国家农药残留监控计划、构建国家级农药残留基础大数据库在时间和成本上成为可能。 8月24日,“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启用暨甘肃省种植中药材外源性污染物监测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 “以前工作人员使用传统方法对照检测果蔬农药残留,成本高,耗时长,需要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检验出几十种农药残留。”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副所长吴福祥说,如今这项国内前沿技术在兰州启用,实现了农药残留检测信息化和电子化。 庞国芳说,农药残留检测电子化实施后,相当于给每一种农药建立了“电子身份证”。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新技术由传统物质标准变为数字化电子标准,同时也实现了农药残留由靶向检测向非靶向筛查的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致力于农药化学污染工作的庞国芳说,目前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对百余种水果和蔬菜、1200种常用农药进行快速侦测,使得农药残留分析更加简便、快捷、经济、高效,大幅度扩展了农药残留检测的品种。 兰州市副市长马彩云表示,兰州与庞国芳院士合作建成国内首家食品药品检测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新技术应用到高原夏菜和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检测中,将在兰州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优质品牌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等方面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甘肃独有的优质生态资源,盛产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库”。面对民众健康安全新需求和市场发展新要求,庞国芳表示,甘肃中药材产业规模巨大,下一步要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进行研究,从源头保证中药材“道地”品质。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9127","PageTitle":"新技术落地兰州:半小时测千种农药残留保“舌尖安全”-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3912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