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众多学者和专家开始就当选总统拜登应如何重建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提出意
见和建议。比如,近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比尔·奥弗霍特在费正
清中国研究中心就此作了题为“中美关系中的迷思与现实”的演讲。
笔者坚信,分清迷思与现实是恢复中美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
其中一个迷思是,中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实际上,美国在全球有800到
1000个海外基地,而中国只有1个。位于吉布提的该基地是为了支持中国海军舰
艇以保护航线免受海盗侵害。
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五角大楼和军工业需要中国来证明每年采购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的合理性。几十年来,美国的船只和飞机一直在中国沿海自由航行,看来北京
已经厌倦了不断的入侵,现在拥有了威胁不速之客的手段。显然,五角大楼现在在南
海“自由航行”后,感觉不那么“自由”了。但这还不足以阻止美国舰队绕行半个地
球,而是让它多了一份担心,不能再大摇大摆。
纠正不公平的贸易,把就业带回美国,是特朗普在竞选时最突出的迷思,而且以
惨败告终。他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推高了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而中国的报复性关
税则减少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关税本来是为了减少贸易不平衡,结果美国的贸易逆
差反而更大了。
关于双边关系的未来,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最近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缔结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如学者埃
斯科瓦尔所解释的那样,RCEP是货真价实的自贸协定。协定不会让美国或任何国
家享有优先地位。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只有自由开放的贸易。
作为RCEP成员的中国和日本分别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这就解释了为
什么连澳大利亚都加入了。自从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后,堪培拉紧跟美国,在各种意
识形态问题上疯狂攻击北京。但莫里森政府似乎忘了,澳大利亚37%的出口流向中
国这个最重要的客户,只有4%流向美国。如今特朗普风光不再,莫里森还不至于傻
到选择退出RCEP,这很可能是他修复与北京关系、挽救澳经济的最后机会。
当明年1月拜登入主白宫时,人们希望他的政府能做好准备,以现实为基础与中
国打交道,摆脱迷思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气候变化和控制新冠疫情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将为双方前进提供方便的立足点。
建设性的竞争将使中美两国都变得更加强大,并预示着双方都将获得积极的结果
。特朗普政府所青睐的零和对抗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样的。但愿中美两国能沿着双
赢的道路前进。
[18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