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基金 > 正文

多因素掣肘 年内17只基金发行折戟

09/10
202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享
即便在今年爆款基金屡见不鲜的背景下,也不是每一只基金都能顺利“诞生”。 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0只,合计募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在新基金市场空前火爆的情形之下,仍有17只新基金未能达到成立条件,不得已宣布发行失败。 业内人士称,产品缺乏创新、市场行情匹配度不佳以及基金发行渠道的销售能力有限等因素,都会导致基金发行失败。未来发行失败或成为市场“新常态”。 多因素致发行失败 日前,宝盈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产品宝盈盈瑞纯债因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据了解,该基金2019年12月4日拿到“准予注册募集”批文,预设发行期限是今年的6月1日至8月31日。根据法规,新基金发行有两个期限:一是拿到批文之后必须在六个月内开始募集;二是基金发行的募集期最长为三个月。 尽管做出大量努力,令人惋惜的是,该基金依旧以发行失败而告终。 事实上,上述基金发行失败并非孤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今年以来已经有1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7只新基金发行失败,逼近去年全年20只的水平。 资深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认为,基础市场行情的走势特征、同类型基金的当期绩效表现、基金细分类型的选择定位、公司专业化投资管理能力的特点、新基金发行市场的激烈竞争等,都可能是造成基金发行失败的原因。 债基发行不乐观 从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基金类型看,债券型基金达到11只,其中的中长期纯债型基金9只,债券指数型基金2只。权益类基金有6只,其中的混合型基金有5只,被动指数型基金有1只。 从数量上看,债基俨然成为发行失败的“重灾区”。 上海一位公募电商渠道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与混合型基金主要持有人是散户不同,债券型基金的持有人多数是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债券基金发行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机构资金爽约所致。 “发行失败的债券基金中,定开债基金数量最多,这类债券基金大多是机构定制的债券基金。所谓机构定制,就是专门为机构资金发行的基金,这些基金即便是成立了,背后机构资金的占比也会达到九成以上。一旦定制这些基金的机构在基金发行时资金不能如约到位,就很容易导致发行失败。”上述人士表示。 基金发行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近期,债券资产价格普遍呈现跌势。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发行渠道的销售能力有限,没有很好的市场号召力,一旦遇上发行档期和行情不匹配的情况,债基发行遇冷也在情理之中。 一位渠道人士称:“股市上行的行情下,债基自然不受散户待见。从基金公司角度来说,如果基金与行情不匹配或渠道不给力,确实容易发行失败。” 不过,随着新基金发行失败的日趋“常态化”,业内人士也表示,公司层面对基金募集失败的容忍度也在提升。上述渠道人士说:“主要是看领导层的想法,一般都是担心品牌受影响,可能会拿钱砸也要卖。但从市场角度看,卖不动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募集失败的案例越来越多,不少公司的容忍度也在提高。” 王群航则直言,未来基金发行失败或成为公募基金领域另一个“新常态”。 [33]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1734","PageTitle":"多因素掣肘 年内17只基金发行折戟-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31734},"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