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保险 > 正文

年金险唱主角 新定义下险企积极布局重疾险市场

11/26
202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享
保险业有句俗语“开门红,全年红”,虽然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各家险企不 断淡化“开门红”的概念,但从实际情况看,“开门红”仍然是岁末年初各大险企必 争之地。记者从多家险企了解到,当前以头部险企为主的保险公司已在积极备战“开 门红”。从筹备情况看,险企在主力产品方面依然采用“年金+万能”的双主险组合 形式。伴随重疾新定义的出台,重疾险也成为险企2021年“开门红”获客的重量 级敲门砖。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开门红”逐渐升温,销售误导乱象也有所增加。对此,银 保监会人身险部日前已下发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人身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 法权益。 “开门红”开启 高收益年金险仍是主力 A股五大险企前10月保费近日已悉数出炉。上市险企前10月合计实现2.1 9万亿元保费,同比增长5.16%,较前9月的5.80%有所放缓。对于险企1 0月保费增长低迷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备战“开门红”是其中重要原因。 保险行业“开门红”是指保险公司在每年四季度开始到次年春节前的时间,推出 的一批以“储蓄”“理财”“高收益”“限量抢购”为卖点的长期保险产品,吸引消 费者购买大额保单,从而揽收大量保费。 从目前各家公司筹备“开门红”的情况看,与去年“开门红”类似,在主力产品 方面依然采用“年金+万能”的双主险组合形式。从交费方式来看,主流险企均以期 交业务为主,交费期限多为3年、5年、10年,较往年有所缩短,旨在通过产品快 速返还进一步增强产品吸引力。 例如中国人寿的“开门红”新产品“鑫耀东方年金保险”,该产品投保范围为0 -70周岁,交费期为3年的,每年按照合同基本保险金额确定的年交保险费的60 %领取年金;交费期为5年的,每年可按照合同基本保险金额确定的年交保险费的1 00%领取年金。 太保推出“鑫享事诚庆典版”年金险,投保年龄涵盖出生满5天至75岁,产品 分为祝福金和满期金,祝福金根据不同缴费期每年返还的保费不同,缴费期限可以选 择3年或5年,3年交每年返还60%年交保费;5年交返还100%年交保费。满 期金就是等到第7年满期后,一次性给付100%保额。 “开门红”产品收益率也较为可观。中国人寿“开门红”新产品绑定的万能险结 算利率最高可达5.1%;平安人寿匹配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也在5%以上;太保寿 险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此前出现下调,但也高达4.9%。 对于各家险企明年“开门红”的表现,研究机构预期较高。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 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上市险企均选择较往年提前启动20 21年“开门红”,预计销售期限的宽裕将有助于提升销售规模;另一方面,资管新 规下银行理财产品非保本属性叠加当前收益率不断下行,保险“开门红”产品设计更 激进,普遍缩短存续期限,有利于提升销售规模。 新定义下险企积极布局重疾险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的“年金+万能”外,重疾险也成为险企2021年“ 开门红”获客的重量级敲门砖。 记者获悉,多家保险机构在新重疾定义出台后,提供“新旧重疾定义”择优选择 的服务。例如,在“开门红”期间,友邦人寿率先推出重疾“取优”理赔方案。随后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也纷纷推出了类似优赔政策。 具体来看,友邦人寿对于“全佑系列”保单客户自2020年11月9日起首次 确诊的重大疾病,申请理赔时,所适用疾病定义可基于该次理赔“取优”原则,在2 007版与2020版中进行选择。如客户选择“疾病定义规范(2020)”,除 原保险合同的该疾病定义外,公司在处理该次理赔申请时所依据的原保险合同其他任 何约定均保持不变。 平安人寿则针对2020年11月5日起理赔申请相关产品客户推出择优理赔方 案。使用2007版标准定义的老产品,可以择优选择2007/2020标准定义 中该疾病所对应的疾病定义作为赔付依据。 中国人寿表示,对于长期重疾险有效保单的客户,若自2020年11月5日起 ,首次确诊保险条款列明的重大疾病,公司将根据客户提出的理赔申请,基于该疾病 的两种医疗诊断标准选择有利于客户的一种进行给付。这意味着,该方案涉及产品范 围似乎更广。 业内人士预计,后续不排除更多中小险企也跟进这一策略。水滴保险商城相关负 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综合成本和合规允许的情况下,中小险企跟进是 对用户有利的,也有利于获得更多保费。但在目前重疾险赔付率总体较高,出于控赔 和经营考虑,也会有存在顾虑、不跟进的情况,这取决于各家公司的实际业务结果与 经营策略。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新重疾定义有望在岁末年初为“开门红”助力。老产品更多 的保障会促进居民的积极购买,也将大幅降低代理人销售的难度,提升代理人的活动 率,短期贡献较高的保费增量。 刘欣琦亦表示,考虑到部分上市险企已计划于12月启动“开门红”第二阶段重 疾险产品的销售,预计“开门红”期间上市险企将兼顾销售新老定义重疾险产品。产 品种类更加丰富多元有利于满足更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推动“开门红”新单增 速超预期。 监管发文预警销售乱象 伴随各大保险公司“开门红”大战逐渐升温,新产品扎堆推出,部分险企代理人 违规返佣、销售误导、饥饿营销以及诋毁同行等也时有发生。对此,银保监会多次发 声提醒各大保险公司不得触碰红线。 近期,《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下发到 各人身保险公司。该文件提到,近期部分人身保险公司结合市场形势制订了2021 年“开门红”业务发展计划,提前布局明年业务发展。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应摒弃片 面追求规模和业绩、以高费用换取短期业务发展的经营思路;严格规范销售行为,应 当遵循适当性原则,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客户。对于保险产品进行组合销售的 ,应根据消费者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合理规划,明确告知并确保消费者能够单独购买 任一主险产品。 监管部门也将加大市场行为监管力度,重点査处违法违规及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的行为,例如,承保过程中异化保险产品功能,将不同保险产品功能错配,进行捆绑 销售的;违背客户意愿向客户销售与其实际需求不符、严重超出客户保费支付能力的 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及销售从业人员擅自印制、使用、发布保险产品宣传 材料;通过短信、微信、朋友圈等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销售误导,通过歪曲监管政 策、炒作产品停售等方式进行产品促销的等等。 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保险姓保”一直是保险监管的政策导向,保险公司在寄 希望于“开门红”提升业绩的同时,“合规”二字更要时刻牢记。 “从年度业务发展计划上报的时间节点来看,该通知剑指2021年人身险行业 ‘开门红’。”申万宏源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葛玉翔表示,该通知的本意是引导“合 规开门红”,而非“限制开门红”,通过指导险企自查,落实工作要求。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099","PageTitle":"年金险唱主角 新定义下险企积极布局重疾险市场-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3099},"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