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疫情之下 银行利润、拨备与不良之谜

09/25
2020
来源
21金融研究
分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及快速蔓延对全球经济运行造成重大影响。截至 9月24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已达3187万例,并且呈现加速扩散趋势 。全球经济遭遇供需双侧冲击,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 退。 随着2020半年报的出炉,疫情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得以显现。对于市场而言 ,银行利润、拨备与不良之间存在三大疑问:为什么美国四大行上半年利润腰斩甚至 出现亏损,但同期中国四大行利润降幅只有10%?一季度国内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 “冰火两重天”,但受二季度业绩影响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润整体负增长,上市银行是 否通过多提拨备平滑利润?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双上升,为何拨备覆盖率也在上 升? 本文通过36家A股上市银行及部分美国银行业半年报数据进行分析,试图解答 上述疑问。 中美银行拨备计提增幅差异大 去年上半年美国四大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净利润平 均增速还高出中国四大行(工农中建)10个百分点,但今年上半年利润却腰斩,降 幅远超中国四大行。这让银行业人士颇感意外。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四大行合计实现净利润5057.4亿元,相比 去年同期下降11%。具体看,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净利润分别为1498.0 亿元、1389.4亿元、1091.9亿元、1078.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 下降11.2%、10.8%、10.8%、11.2%。 欧美四大行方面,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218.17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 同期骤降三分之二。其中,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净利润分别为534.6 4亿元、534.01亿元、271.71亿元,分别相比上年同期下降58.7% 、47%、58.4%。而富国银行甚至由上年盈利近千亿元转为亏损122亿元。 分析来看,上半年二者利润增速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新冠肺炎 疫情导致经济状况恶化,美国四大行大幅增加了拨备计提,而中国四大行计提拨备的 增幅相对较小。按照会计准则,计提拨备将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或信用减值损失,冲减 当期利润。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美国四大行合计计提拨备4033亿元人民币,相比 去年同期骤增5倍。增幅最高的为富国银行,上半年计提拨备规模相较去年同期增加 近10倍,其他3家增幅在2-7倍之间。 如以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来衡量当期拨备计提规模,国有四大行上半年 合计计提拨备4023.6亿元,规模和美国四大行相当,但增幅仅有43%,远低 于美国四大行。具体看,中国银行计提拨备664亿,相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工 行、建行、农行增幅在25%-50%之间。 显然,中美银行都在上半年加大了拨备计提,但美国四大行计提增幅远高于中国 四大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二者拨备计提理念不相同。美国银行业对已发生损失或有足够证据表明将要 发生的损失充分计提拨备。在经济扩张时期,银行资产质量较好,计提拨备较少;但 在经济下行时期,信贷违约快速提升,银行大幅计提拨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当 前美国疫情仍在持续发酵,对经济运行造成巨大冲击,美国四大行预计未来信贷违约 率会大幅提升,因此大幅增加了拨备计提。 而中国银行业拨备计提并不会跟随资产质量周期变动而出现较大波动。同时,中 国银行业拨备计提具有一定的逆周期性。即在经济扩张期反而会增加拨备计提力度, 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充足的安全垫,所谓“以丰补歉”。当前中国经济持续恢复,且 过往计提的拨备为四大行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中国四大行拨备覆盖率明显高于美国 ,因此上半年拨备计提压力小于美国。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今年8月在《求是》撰文指出,过去3年时间里银行业共处 置不良贷款5.8万亿元,超过之前8年处置额的总和。与此同时,加快补充资本, 增提拨备,全面提升了各类金融机构应对外来冲击的实力。 二是中美两国融资结构不同:美国金融体系以直接融资为主,贷款在企业融资中 占比并不大。美国四大行计提拨备后,信贷投放减少并不会影响企业融资。但中国金 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在经济下行期间银行需发挥稳增长的作用,尤其需要发挥国有大 行的“头雁”作用。如果国有大行大幅增加拨备计提,会影响到贷款投放,不利于稳 增长。 利润负增长VS拨备正增长 虽然中国银行业拨备计提幅度没有美国银行业大,但纵向比较,拨备计提规模仍 大幅增加,对银行利润增长也形成了负向影响。总体上看,今年上半年36家A股上 市银行整体经营情况较为稳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但受内外部环境、拨备 计提增加的影响,净利润出现下降。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36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8686.10亿元 ,相比去年同期下降9.3%;上半年计提的拨备合计8622.48亿元,相比去 年同期上升38.5%。 从净利润增长的归因来看,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下降主要有两大原因:LPR 下调导致净息差收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计提拖累。其中后者影响更大。上半年,受 疫情冲击和不良认定标准提高双重影响,银行不良生成率同比上升,但拨备计提力度 不减且仍旧超额计提,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从数量上看,36家上市银行中18家银行净利润增速为正,18家银行净利润 增速为负,各占一半。净利润增长的银行大多为城商行、农商行。其中,宁波银行信 用减值损失增长51.7%,但净利润增幅仍然录得14.6%,是36家上市银行 中净利润增幅最高的银行。宁波银行净利润在拨备保持多提的背景下实现近15个点 的增长,显示公司高盈利、高成长属性持续。原因在于,该行规模增速持续走阔、费 用支出边际放缓,对业绩正向贡献增强。 净利润下滑的银行中,国有六大行降幅均超过10%。其中,交通银行降幅最大 ,达到14.3%。交行副行长郭莽在半年报业绩会上表示,主要是疫情影响下主动 让利,叠加疫情共振的结果。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和客户受到冲击,同时交行也调整 了对宏观经济前景的预测,根据资产质量的变化增加拨备计提。数据显示,上半年交 行信用减值损失333.33亿,同比增长54.7%。 实际上,疫情当前36家上市银行均采取增厚拨备的策略:8家上市银行信用减 值损失同比增幅超过50%,29家增速超过10%。其中,信用减值损失增幅最大 的为郑州银行,上半年该行信用减值损失为32.1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16% 。大幅计提拨备也对该行盈利带来一定影响,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24.7亿,相 比去年同期下降1.5%。 回顾来看,一季度中国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盈利呈现出巨大的反差。Wind数 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滑36.7%,但商 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0%。 “这样的情况下,银行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该行股 东大会上坦言。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银行可能会通过增加拨备计提来降低利润,进而 造成让利的“假象”。 从实际情况来看,上市银行确实在二季度大幅增加了拨备计提,但增幅远低于欧 美银行业。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前述猜测并不成立。实际上,即便以拨备前利润计算 ,一些银行的利润增速也不高。如工商银行拨备前利润3148亿元,同比仅增长2 .1%。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完全同步,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暴 露存在一定滞后性。随着实体经济困难向金融领域传导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叠加疫 情以来银行业对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影响,未来恐面临更大的不良贷款处置 和资本消耗压力,后期上市银行盈利仍将承压,利润增速可能继续下滑。 拨备覆盖率、不良率双升 由于均增加了拨备计提,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Wind数据显示, 今年6月末,36家银行中22家拨备覆盖率相比去年末出现上升,12家上升幅度 超过10个百分点,显示“安全垫”进一步增厚。其中,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 末提升了67.07个百分点,达到383.78%,增幅最大。此外,张家港行、 苏州银行、平安银行拨备覆盖率上升超过30个百分点。 以绝对值看,拨备覆盖率最高的是宁波银行。6月末其拨备覆盖率仍超过500 %,虽然已经较上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此外,常熟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 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400%;渝农商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青农商行拨备 覆盖率超过300%,意味着上述银行资产“安全垫”够厚。 被问及拨备覆盖率是否还会上升时,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半年报业绩会上表示 :“关于拨备覆盖率,我觉得今年上半年440%左右的水平已经差不多了,未来可 能会略高一点或低一点。” 但拨备覆盖率超过300%可能面临一定风险。去年9月,财政部印发的《金融 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指出,对大幅超提准备金予以规范。以银行业金融机 构为例,监管部门要求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对于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 上,应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该 文件还称,虚增或隐瞒利润的,责令改正,并处以虚增或隐瞒利润金额一倍以上五倍 以下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进一步上升,是在银行不良贷款及不 良率双升背景下出现的。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不良上升会导致拨备覆盖率下降。但 今年商业银行预期未来风险上升,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以应对未来的不良风险,所以 不良率及拨备覆盖率双双上升。 不良率方面,36家上市银行中,共有18家银行不良率相比去年末上升,占比 达50%。相比去年同期,仅有两家银行不良率上行。这一变化的背后,反映出疫情 对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冲击。在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反复、 疫情冲击三大因素的影响下,一些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信用风险加速暴露。 其中,交行不良率上升幅度最大。“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交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 率是双升的,但风险贷款结构出现了明显优化的趋势,关注类贷款率下降了38个基 点,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率较年初也大幅下降。”交行首席风险官张辉在半年报发布 会中表示,“拨备水平也真实反映了交行能够有序应对后续变化。” 实际上,上半年六大国有银行不良率均上行。具体看,交行、建行、工行、中行 、农行、邮储银行上半年不良率分别为1.68%、1.49%、1.50%、1. 42%、1.43%、0.89%,分别比去年末上升0.21、0.07、0.0 7、0.05、0.03、0.03个百分点。 从绝对值来看,上市银行中仅郑州银行一家不良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94 %),该行截至6月末不良率为2.16%。其余35家上市银行的不良率均低于行 业平均水平,显示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在整个行业中较为优良。 对于下一步的不良走势,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8月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 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金融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时滞,一些延期 还本付息的企业,未来形成的不良贷款尚未完全显现,不良资产上升压力较大。对此 ,要相应采取做实资产质量分类、补充资本、提足拨备、加大不良处置力度等方式应 对。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6002","PageTitle":"疫情之下 银行利润、拨备与不良之谜-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26002},"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