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美国《纽约时报》:地方巨型雕像引发争议

11/27
2020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
仰阿莎安详微笑着俯瞰层峦叠嶂的绿色景象,以欢迎姿态伸出手。对她所在的中 国一隅的地方官员来说,这尊比自由女神像还高大的雕像旨在赞美当地丰富的传统文 化,他们还希望她能大力吸引观光客。但其他一些人认为,她是华而不实的建筑之一 。 批评者还指向贵州独山县净心谷的24层木结构水司楼、四川遂宁复制的全尺寸 泰坦尼克号巨轮……在中国,此类建筑一直受到批评。建造在贫困地区的雕塑尤其引 发争议。一些地方官员正沿袭无锡市的模式——该市建造的一尊高大佛像吸引了大量 游客。但近来建造的一些巨型雕塑缺乏同样的吸引力。 仰阿莎所在的剑河县位于贫困地区,这令其遭到不少批评。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 “把这些钱用于减贫会更好”。 但支持者们说,该雕塑及其代表的地区所能够提供的,不仅是一座没有思想的建 筑。当地政府说该项目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且已在今年十一黄金周帮助当地吸引 游客20余万人次。有人认为当前的批评太极端。美国的人类学家路易莎·沙因说, 批评者对贫困地区“持有家长式的保护态度”。 地方官员也不认同当地依然很穷的说法。剑河县今年已宣布使当地最后为数不多 的极端贫困家庭脱贫。奔赴中国其他地区在家具厂、建筑工地打工的村民们寄回的钱 ,已改变当地。 刘开木(音)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外打工时每月收入五六千元(人民币,下同 )。2011年他花35万多元在剑河为家人购置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 如今,35岁的他决定不离开家乡了。刘做起小生意,如今实际收入已略高于赴外地 打工的收入。刘对这座赋予他们不同生活的雕塑心存感激。 [18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498","PageTitle":"美国《纽约时报》:地方巨型雕像引发争议-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2498},"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