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医药卫生 > 正文

《2020年版医药代表白皮书》 日本刚刚发布!

11/06
2020
来源
东方药网
分享
第三批国采将于本月落地,受影响的药企此前定下来的人力方案,如今也要到了执行的节点了,这意味着,这一两个月内又有不少人要重新寻找工作。 这些公司大都有较好的朋友,不好直接说一些公司的状况,大咪今天聊下咱们领邦日本那边的变化。 昨日,日本医药代表认证中心发布了《2020年版医药代表白皮书》,截止 2020 年 3 月 31 日,日本医药代表人数为 57158 人,比去年减少了 2742 人,年度减少人数又创历史新高。 去年日本医药代表人数是 59900 人,日本的医药代表在 2013 年达到 65752 人的顶峰后,其后每年都在减少,受各司实施的提前退休政策等影响,最近两年合计减少人数已超过了 5000 人,去年的结果大咪也分享过,首次跌破 6 万人,而今年的结果显示了更多的人员流失。 不过 CSO 公司的医药代表人数比去年增加了 303 人,总人数达到了 3917 人。 日本医药代表认证中心此次向 185 家制药企业寄送了调查问卷,包括日本制药协的 67 家公司、仿制药协会 34 家公司,其他 87 家公司,另外,除了制药企业外,调查对象还包括 14 家 CSO 公司,1 家商业公司,调查时间从今年 3 月到 8 月结束,问卷回收率是 100%。 具体来说,其中 140 家是日本国内药企,医药代表总人数是 33463 人,较去年减少了 1992 人,外资药企有 45 家,医药代表总人数是 19711 人,较去年减少了 1052 人,其他还有,14 家 CSO 公司增加了 303 人,商业公司是 67 人,较去年减少了 1 人。 另外,今年的医药代表总人数中有 56058 人是具有日本医药代表认证中心的认证,也就是说,日本医药代表认证率是 98.1%。 减少的根本原因之前大咪提过多次了,脱离不开环境的变化,就日本市场来说,2000 年前后医药代表活动还是以增加 SOV 为主,所以需要更多的医药代表来增加拜访数量,但接下来慢病用药在 2015 年前后专利相继到期,进入低价药市场,同时,研发型药企的主力产品转向肿瘤、CNS、罕见病等,营销推广也转向 MR×e 模式,医药代表 F2F 的传统推广一部分转向多渠道数字内容,等等,这些变化导致用人需求减少。 我们都知道,最新医药学信息的传递是离不开医药代表的,那么,行业可保持的最佳人数是多少呢?据日本业界预测,持续减少的这种趋势还将持续,到 2025 年,日本医药代表人数会保持 5 万人的规模,到 2030 年,可能还会有 4 万人的规模。 日本医药代表曾经是可以作为终身职业来做的,但是这两年来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十年后最终会剩下 4 万人,那么,离开的这部分人员可能是现在 50 岁以上的,不过那时候这批代表也该自然退休了,而三四十岁的代表不可能离开的,他们也有能力继续留在行业内。 总的来说,虽然日本也面临药品结构的变化,也在推行药价改革,推动医药代表专业化,但对这个群体影响还不算太大。 回到我们国内,由于医药代表群体庞大,从业人员年龄也偏低,相对来说,竞争更大,随着 VBP、代表备案等的推进,医药代表将更一步专业化,同时从业人数减少,在行业变革的冲击下,哪个年龄段的代表都会面临重新择业的命运。 一个人处在一个行业,就活在一个行业的兴衰里,当环境变化时,从业者构成、业务型态、竞争程度都会经历重大转变,有较强适应能力者会留下,还是固有思维和行事的人必然会主动或被动的离开。 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下,五年后、十年后,你会是仍留在这行业的那个人吗? [19]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2364","PageTitle":"《2020年版医药代表白皮书》 日本刚刚发布!-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12364},"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 黄龙:产业兴“绿”而旺 百姓因“绿”而富-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 | 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黄龙:产业兴“绿”而旺 百姓因“绿”而富

10/12
2020
来源
中国农网
分享
陕西黄龙,素有黄土高原“绿色明珠”、“陕西的一肺叶”之称,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3.4%。走进黄龙,但见。小桥卧波,满眼含绿。溴着清新的空气,置身鸟语花香中,如若仙景。 “我们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黄龙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路径,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全县“4+X”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苹果、核桃、中蜂、中药材为主导,大闸蟹、食用菌、蔬菜等为补充的生态农业体系。产业兴‘绿’而旺 百姓因‘绿’而富。”县委书记王云祥如是说。 “甜蜜法宝”带动林下经济 一橱橱蜂箱整齐摆放在丛中,成群的蜜蜂从蜂箱口飞进飞出采花酿蜜,蜂农揭开蜂箱,拎起蜂巢,蜂巢里贮满了金黄色的蜂蜜……这是白马滩村民在蜂场里日常忙碌的景象,也是白马滩镇村民脱贫致富的“甜蜜法宝”。 白马滩位于陕西省黄龙县东南部,地处澽水之源,这里的农民以种植核桃为主,收入模式单一。 白马滩镇政府鼓励群众 “高接改优”,嫁接优良品种,为核桃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同时针对实施改优后三年核桃产业无收入的问题,探索发展林下经济,通过中蜂养殖等方式,为群众增收开辟了一条林下绿色之路。 该蜂场占地面积27亩,养殖中蜂300箱,环山傍水,背风向阳,蜜源丰富。 “我们的蜂蜜是土蜂蜜,活性酶和微量元素非产高,市场上每斤蜂蜜可卖到60元到100元,一箱蜂产蜜大约有20-30斤,这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蜜蜂采蜜也可以帮助核桃树更好地授粉结果。” 白马滩蜂场蜂农的笑脸蜜一样的甜。 白马滩镇长石玉龙告诉记者,这里87户贫困户,按照现在的情形,今年每户人均能增收1000元左右。下一步将进一步谋划,通过能人带头,以合作社为基地,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和宣传力度,通过电商平台等,为蜂农解除后顾之忧,鼓励大家把这项‘甜蜜事业’做大做强。 大闸蟹“爬”上黄土高原 金秋九、十月是大闸蟹成熟的季节,印象中大闸蟹是水乡独有特色水产,与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是挂不上勾的,而黄龙,大闸蟹却“爬”上了黄土高原,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 陕北干旱少雨,黄龙独类江南。连续多年退耕还林和绿化造林,使黄龙的林草覆盖率高达92%,加上境内河水流域面积开阔,水质优良无污染且富含有机质,是大闸蟹等特色养殖水产业的绝佳之地。 9月24日,记者走进黄龙崾崄乡白城桥村特色大闸蟹养殖园区,映入眼帘的是,占地130亩,23个大闸蟹养殖池一字排开,水草丰茂、自然环境优美。据介绍,涵养大闸蟹的水为山泉水,当地称之为“仙姑河”,“仙姑河”穿境而过,流长15公里,流域面积开阔,水质优良富含有机质,含钙量高,是当地大闸蟹品质优良的重要保障,加之当地养殖的大闸蟹三月放苗,十月成熟,生长周期长,造就了其个大味鲜、母蟹体肥黄满、公蟹膏似凝脂、肉质细嫩的优良品质。 “园区建设初期,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的冯万能作为全县水产养殖技术专家,定期定点指导本村大闸蟹养殖,加上大闸蟹养殖‘土专家’李喜军等人多次外出学习,悉心养殖大闸蟹,目前大闸蟹养殖已经成为村集体带动贫困户致富关键产业之一。”黄龙崾崄白城桥村第一书记狄强说。 在专家和技术人才的支持下,当地养殖大闸蟹已达到180亩,有45户群众56人经常参加养殖专业技术培训,培育养殖大户4户,培养本土水产养殖人才11人。该村大闸蟹产业的持续发展吸引了周边省市县前来学习借鉴,为西北地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一个学用转化的鲜活模板。 “绿动蔬菜”奏响致富乐章 “在自家地里劳作还要担心农作物长得好不好,如何拉到市场,如何卖出去,现在在这里务工什么都不用管,只管种蔬菜,一天能有120元的收入。”近日,在瓦子街镇蔡家川村,农户陈继江与邻居边聊天边干活。他身边的十几个农户有的正在覆土、点坑,有的在浇水、植苗,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一粥一饭,一蔬一果,提起孩提时代最让人想念的味道是什么?不就是那阳光下,青草间,田垄上长出来的最新鲜的菜果。而这在瓦子街镇,完全能如你所愿。这里溪流纵横,四季温和,非常适合高山冷凉蔬菜生长。 近两年来,瓦子街镇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现下,瓦子街镇围绕“绿动蔬菜”产业,发展集甘蓝、白菜、豆角、辣椒、茄子等10余种品种,瓦子街镇千亩露地蔬菜种植横跨全镇的3个行政村,以蔡家川为主阵地,辐射瓦子街村和小寺庄村,总规模 1500余亩,大面积的种植在这场细雨过后将紧锣密鼓的进行。 “瓦子街镇特殊的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可以“巧打”时间差,错峰上市,加之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非常适合种植蔬菜。此外,种植蔬菜的周期短,一年可以种植好几季,资金回笼快,资金利用率高,而且蔬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镇党委书记赵军锋侃侃而谈。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3592","PageTitle":"黄龙:产业兴“绿”而旺 百姓因“绿”而富-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23592},"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