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地方银行因信托逾期或违约陷入诉讼纠纷的情况明显增多。
可谓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啊!监管是在洗礼整个信托市场,不行的就选择淘汰,虽然仅剩下68家在营业的信托公司,但是经过这两年尤其今年的洗礼后,能够正常做业务的也被拿下来很多,这个现象并不是不好的现象,而是更加对投资人负责,不能闭眼买理财,后续也没有绝对的保本保收益的理财!
近日,由于华晨集团未按约定支付信托利息,江苏信托召开受益人大会,随后,经大会审议、表决,要求华晨集团提前还款,但是截至10月15日,华晨集团并未按要求提前兑付贷款本息。
2020年9月21日,由于华晨集团未按时足额兑付江苏信托-信保盛158号(华晨汽车)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信保盛158号”)应于2020年9月20日支付的利息,江苏信托召开信保盛158号信托计划的受益人大会,经大会审议、表决,江苏信托向华晨集团发出提前还款的通知书。
根据江苏信托所发提前还款通知书,华晨集团应于2020年10月12日兑付贷款本金10.01亿元、利息2000万元、罚息668.38 万元。但是截至2020年10月15日,华晨集团并未按约定兑付贷款本息。
由于上述事件及华晨集团近期所面临的较大债务偿付压力等原因,东方金诚将华晨集团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
一位信托研究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一般对于延期和逾期的项目,可以由信托公司和合作方协商解决,或者信托公司对抵押的资产进行保全、变现,或者进行诉讼,由法院冻结资产。
为了提高江苏信托风险抵御能力,江苏信托母公司江苏国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国信”) 9月29日上交所发布公告,拟与江苏信托其他股东方按原股比进行同比例增资,增资总额50亿元。
对于增资目的,江苏国信在公告中称,对江苏信托增资,可以进一步提升江苏信托风险抵御能力,增强其社会公信力和资产偿付能力,更好地满足监管机构在注册资本、净资本等方面的审慎监管指标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同时,增加江苏信托资本金也有利于其拓展业务发展空间,推动业务转型和创新,提升和巩固江苏信托的行业地位。
目前江苏信托注册资本为37.6亿元,根据研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江苏信托的业绩支柱固有业务收入7.15亿元,同比减少58.56%;实现净利润9.59亿元,同比减少46.63%。而在2019年上半年,江苏信托实现营业收入为22.68亿元,同比增长123%;净利润17.98亿元,同比增长122%。
最新的一个案例是,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披露一则民事判决书称,某城商银行2亿元信托计划投资企业股权定增,收益低于预期,要求三位“兜底”企业和个人补足差额逾1亿元。
某银行对公业务人士表示,这实际上是绕道信托通道的表外融资,为了给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企业或项目融资,银行绕道投资信托产品。
分析认为,资管新规实施前,银行做的类似上述案件的信托通道业务较多,近来上升的信托风险主要是新规前的存量业务风险。地方银行尤其城商银行非信贷类投资资产占比较高,且多为信托类投资资产,随着信托业违约风险快速上升,部分银行受冲击较大。
信托通道业务风险频发
根据上述判决书,2016年11月,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稠州银行”)与万向信托签订《万向信托-万通韶夏9号事务管理类单一资金信托合同》(以下简称《资金信托合同》),约定银行将2亿元本金委托万向信托,用于顺安基金设立的“金元顺安韶夏瑞元5号资产管理计划”,通过“金元5号资管计划”参与认购“浙报传媒”的非公开定向增发限售股。合同中约定受益人预期固定年化收益率为7.5%,信托期限为18个月。
同时,稠州银行与杭州陕经协贸易有限公司、陕经协作总公司、夏某共四方签订《差额补足协议》,约定杭州陕经协公司、陕经协作总公司及夏某三方作为差补方,同意并承诺对原告认购信托计划收回的本金及收益不足年化7.5%的部分进行补足。
判决书显示,“金元5号资管计划”于2016年12月以17.16元/股的价格,获配1165.5万股浙数文化(曾用名:浙报传媒,600633.SH)股票,获配金额合计约2亿元。截至2019年4月11日信托计划终止日,受托人向受益人分配信托利益共计1.14亿元。
稠州银行在诉讼中认为,三被告作为差补方应向原告支付的差额补偿金额得以确定,即差额补偿金额为1.06亿元。
裁判书显示,陕经协作总公司在答辩中称,稠州银行作为委托人与受托人万向信托签订的《资金信托合同》,是其自主投资行为,与陕经协作总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上述信托计划差额补足资金回收进展等相关问题,稠州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案件仍处于上诉阶段,不便回复。
某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经理告诉记者,根据监管要求,银行进行信托计划等投资时,不能找第三方机构做差额补偿,应该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不过,资管新规出台之前,银行为了规避合规监管给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企业或项目融资,可能会借助信托通道,购买信托产品,再与授信企业签订差额补足协议,将风险转嫁到融资方,以达到表外融资的目的。“这种业务模式前几年做的比较多,不过从资管新规实施后就不能再做了。”
“这种信托通道的业务模式风险较高,主要是管理人很可能存在风险把控不足的情况,且作为通道方,信托机构一般不会花费更多精力对融资的机构进行风险管控,导致此类业务风险普遍偏高,一旦宏观经济形势波动企业信用风险上升,银行受影响较大。”上述对公业务经理如上表示。
存量风险暴露加速
今年以来,信托产品违约频发,银行相关存量投资风险加剧。
据用益信托10月22日最新数据显示,年内信托行业共发生257起违约事件,金额总计超过1348亿元。其中,工商企业领域的产品违约金额达754亿元,其中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违约规模就逾409亿元。
上述对公业务经理指出,近来银行投资的信托产品逾期或违约事件频发,其实多是银行在资管新规出台前做的存量业务,而且随着企业信用风险的持续暴露,未来一段时间风险事件可能还会愈加密集。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熊启跃也表示,现在基本都是存量风险,资管新规出台前做的非标业务,受今年疫情影响,部分信托产品和信托公司风险不断暴露。
在熊启跃看来,信托领域违约风险的上升,对商业银行尤其地方银行影响较大。“城商银行的非信贷资产占比相对较高,通过投资项下对接的信贷资产,其中投向房地产的资金较多。信托公司频繁出现逾期或违约问题,对于投资这些信托产品的银行来说冲击较大。”
某国有银行对公客户经理也透露,资管新规以后,银行与信托的合作压缩了很多,主要是委托贷款类的通道业务。“尤其是房地产企业融资,受监管政策约束银行很难做,基本都会建议做通道涉及,主要还是信托通道。”
熊启跃指出,房地产等领域都是信托行业进入较多的领域,但随着监管资产和资金端管控趋严,银信合作的业务仍将会大幅收缩;目前最重要的是缓释信托风险,有些地方银行信托投资资产规模非常大,违约风险的密集爆发,会对一些银行的稳健运营产生负面冲击。
今年的金融市场无疑是最艰难的,暴雷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行业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毕竟金融市场涉及的面太广了,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要么就是存银行,要么就是精选政信理财,一是可以保住本金,二是没有哪个理财品种能够稳健了。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