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房地产业 > 正文

步入项目爆发期 商业地产“花式”创新

11/18
2020
来源
北京商报网
分享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下,商业地产迎来发展新机遇。11月17日,中国商业地产行业2020年会正式举办,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联席主席、红星美凯龙集团董事长车建新在会议上表示,由于疫情防控得力,市场的恢复比预想得更快更好。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商业地产创新发展迎来更多机会。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这一趋势背景下,合生商业、大悦城控股、新城控股等企业在近期纷纷发布旗下将有多个项目入市的信息。 不过,有分析指出,伴随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消费结构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服务消费加快扩容。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不能仅仅从项目的数量上下定论,而是应该从项目运营的能力上来判断。此外,购物中心应当调整对品牌专业店的过分追求,通过进驻商家的多样性打破千店一面的尴尬局面。 大批项目入市 随着时间推移,疫情的冲击逐渐减小,各大商企开始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未来三年,大悦城将有15个项目落地。其中,自2020年底起,10家筹备中的大悦城即将落子重庆、武汉、长沙、北京海淀、北京石景山、深圳、济南、三亚、成都等城市及区域;大悦春风里产品线作为大悦城控股的最新产品线,从今年12月起,大悦春风里将陆续在北京大兴、北京丰台及苏州三地陆续开业。与此同时,祥云小镇产品线还将自2021年起,在青岛和武汉分别进行筹备。 同时,合生商业也加快了全国布局新项目的步伐。继合生商业旗下的城市综合体代表北京朝阳合生汇和上海五角场合生汇等项目相继落成,未来,北京通州、昌平,上海苏河湾、滨江、虹桥与广州天河等地都将陆续出现合生汇的身影。 值得关注的是,除“合生汇”产品线外,合生商业还将推出新的产品线。合生商业集团商业总经理陆启浩透露,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客群差异,合生集团即将在明年推出全新产品线MOHO,预计明年底入市。同时,除了孵化21区BLOCK、合生恋物街之外,合生商业自有IP产品亲子农场和禾农场也将在今年底进驻广州从化。“2025年,合生商业运营管理总面积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 合生商业集团联席总裁赵泽生透露。 此外,新城控股在前两个月开出12个吾悦广场后,未来还将新开8个吾悦广场。即将开业项目分别位于江苏、湖北、安徽、贵州、青海五省。 上述企业的加速扩张,可能正是看重了中国内需潜力的逐渐释放。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指出,我国有14亿人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其中4亿为中等收入群体。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恰恰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因为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内需潜力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格局的基础。 多条腿求变创新 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在进入市场时,打破传统购物中心的模式,成立自有IP已成为当下新项目突破差异化的主流方式。记者在中国商业地产行业2020年会上看到,润凯商业发布了“假日熊猫”购物公园品牌,商场未来将会把熊猫IP与不同业态进行融合,以及在硬件体系、运营体系、服务体系等方面有所体现。 润凯商业集团董事长谌俊宇表示,购物中心千店一面的局面实际是由于购物中心对品牌专业店的过分追求导致的,这种情况在同一个城市的大型购物中心里尤为明显。为了破除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的困境,商业项目应该尽量保障入驻商家的多样性,从而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创新的另一个维度是商场数字化,而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购物中心行业的共识。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96%的购物中心已形成数字化转型战略,超过60%的购物中心将数字化转型设为现阶段战略目标。 凯德集团中国商用管理董事总经理袁嘉骅透露,凯德集团目前在数字化创新上花了很多精力,例如打造网红主播、直播卖货、线上商场的升级等行为,商场一直在线上线下的业务上发力。“正是提前在数字化上有所准备,所以疫情来袭时不至于对商场造成太大的影响,很多功能也正好在疫情期间用上。所以,购物中心行业应聚焦于创新。”袁嘉骅认为。 运营比数量重要 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已经是商业项目必经之路。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消费全面向线上转移,除了商品销售之外,大量的服务也向线上迁移。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已经在线上实现,这种新消费模式的创造和新业务的形态形成,对于释放大量的消费潜力、激发更多的消费动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过程中,消费承担着主要刺激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表示,中国的消费从简单的商品消费快速扩容,向服务消费转变。2019年我们国家的服务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接近50%。未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会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双引擎。 对此,赵泽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国内大循环经济推动的主要力量实际是来自于消费。商业综合体作为经济里面的参与者,想要拉动消费,就必须去深挖项目的运营和服务,只有把运营服务内容做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在这次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历史机遇大变革下,商业企业只有把运营和内容做好,才能占到市场先机。 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把现有项目做好才是最主要的事情。万科集团合伙人、印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丁力业表示,购物中心开店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在存量时代,资产提升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商企们应专注于已建好的项目运营上,让更多消费者愿意来。 [0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7247","PageTitle":"步入项目爆发期 商业地产“花式”创新-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724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 多达33家基金总经理变动:这三家老总降为副总 太罕见-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基金 > 正文

多达33家基金总经理变动:这三家老总降为副总 太罕见

11/03
2020
来源
新浪财经
分享
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频繁一直是业内热议的话题,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十月共有70位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涉及33家基金公司,变动人次仅次于2019年及2015年两个年度,不排除全年刷新历史记录的可能。 除了个人原因离职,升任董事长等过往常见原因,最近一两年,转任公司副总经理也成为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的新动向,此外,今年更是出现总经理被董事会罢免的极端个例。 业内人士表示,资管行业快速发展给职业经理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基金行业竞争压力加剧,头部效应明显,小基金公司突围难度加大引发内部冲突或不达股东考核预期,或是近年来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较快的主因。 33家基金公司“换帅” 在变动中寻求发展,公募基金全行业总规模向18万亿大关迈进之际,基金公司再掀“换帅潮”,今年前十月,合计多达70名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涉及33家基金公司。 10月31日,新沃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任命邢凯担任公司总经理,任职起始日为10月30日,邢凯曾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高级审计师、信达投资计财部财务经理、新沃基金副总经理、新沃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务。今年4月28日,易勇因个人原因辞任新沃基金总经理,距离他上任时间不到两年。 10月16日,华安基金任命张霄岭接替8月离职的童威,出任公司新任总经理,张霄岭此前历任银监会银行监管三部副主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兼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Wind数据显示,包括邢凯、张霄岭在内,10月以来共有4位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 从历月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人次上看,今年4月是总经理变更的高峰期,4月共有包括泰信基金葛航、国联安基金孟朝霞、弘毅远方基金郭文、新沃基金易勇等5位总经理及代任总经理离职,此外,还有明亚基金李正清、申万菱信基金汪涛等6人“走马上任”总经理,合计变动人次多达11人。除此之外,今年1月、5月、7月及8月4个月份,总经理变动人数也超过5人。 统计显示,前十月共有33家基金公司换帅,包括汇安、前海开源、恒越、东海、万家等基金公司。其中,离职及新上任的总经理分别有26人之多,加上代任总经理,合计人数达到70人。 与过往年度纵向比较,今年前十月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人数处于历史第三高位。wind数据显示,2019年共有84位总经理变更,创历史新高,2015年全年也有83位总经理出现职位变动。 部分总经理被董事会罢免或转任副总经理 被董事会罢免或转任公司副总经理等人才“反向”流动的现象也在今年上演。 今年6月,“PE系”弘毅远方基金上演董事会罢免总经理的“戏剧化”一幕,6月8日,多家媒体陆续接到时任弘毅远方基金总经理李湧的《无法履职弘毅远方》个人声明。时任弘毅远方总经理李湧称,6月5日,弘毅投资代表袁兵通知其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且不做任何解释,安排人员强制收走办公电脑,所有系统、账户、邮箱权限全部被取消,门禁卡也已失效。 6月10日,弘毅远方基金在官网挂出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6月8日,董事会免去李湧的公司总经理职务,同时不再代任公司督察长职务。公司副总黄薇薇接任公司总经理一职,并代任公司督察长。李湧从4月23日上任到6月初离职,任职时间不足两个月。 此外,继去年包括朱雀、宝盈、鑫元基金在内的三家基金公司前任总经理跳槽至其他基金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之后,今年又有三位基金公司总经理发生内部岗位变动,转任公司副总经理。 8 月 15 日,东海基金发布总经理变更公告,总经理邓升军因个人原因转任公司副总经理,前德邦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严晓珺“履新”公司总经理一职。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还有恒越基金前任总经理黄鹏、中科沃土基金前任总经理程文卫转任公司副总经理。 “刚刚上任公司总经理就离职,在行业之中是极端的个别案例,折射出公司内部各方利益的争斗局面。”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分析。 而针对总经理转任副总的现象,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不排除部分总经理认为,公募基金从业压力太大,总经理一职性价比不高。“公募基金竞争激烈,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还面临着如何生存、如何突围的压力,股东的考核更是都落在总经理的身上,有可能部分业内人士因此考虑担任副总。” 多重因素导致总经理“变更潮” 近年来,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加剧已成行业发展“常态”。在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总经理刘亦千看来,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体现出行业快速发展、行业竞争压力加剧、行业机会丰富等特征。 他指出,首先,公募基金总经理人员变动较大一个重要原因是资产管理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募行业形象和地位在老百姓(72.600, 1.07, 1.50%)的心目中愈加重要,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急需大量优秀人才,导致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高管人才需求也在增加。通常情况下,处于快速发展期的行业都有这样的特点,发展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的行业,人才流动也会相应放缓。 其次,在公募基金行业持续发展过程中,行业竞争也在加剧,新的选手不断入场,龙头效应开始体现,大中型绩优基金公司发展步伐相对更快,小基金公司面临的发展压力和挑战加剧,比如有些公司发展达不到股东预期,有些公司发展止步不前,有些公司营收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经营压力可能导致股东方对基金总经理的考核短期化,双方之间的理念也会发生碰撞,从而引发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 第三,资管行业向前发展也给业内优秀人才带来了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比如有些公司总经理升任董事长或其他岗位,有些选择自我创业如转战私募,有些总经理希望专注公司某个专业领域等,这与公司的人事安排和总经理个人自身职业发展路径相关。 “刚刚过去的2019年及今年,无论是从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还是从行业整体规模上看,都可谓公募基金发展大年,但从新基金发行情况上看,银行站在自身投入产出比角度考量,更愿意销售大基金公司或是业绩出彩的基金公司产品,基金公司之间结构性分化非常严重,并不是雨露均沾,赢家通吃局面明显,小基金公司以及缺乏强大股东背景或是缺乏品牌效应的新成立基金公司,整体发展跟不上行业整体发展步伐,突围难度加大,基金公司总经理背负公司经营考核指标,压力自然不小,因此导致人员变动高发。”上述深圳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分析。 他认为,部分基金公司总经理任职期较短也反应出部分股东方急功近利的心态,“通常情况下,缺乏品牌效应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积累长期业绩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市场才能够对这家基金公司及旗下基金公司有所认识,尽管对基金经理业绩提倡长期考核,但部分股东方对总经理耐心不够,一看到经营业绩出现变动,就考虑进行人事调整。” [33]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3947","PageTitle":"多达33家基金总经理变动:这三家老总降为副总 太罕见-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1394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