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青海贵德:药香深处是我家

11/11
2020
来源
央视网
分享
百集系列报道《“三区三州”行》,9日我们要走进豆后浪村,这是一个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西瓦镇的村庄。这几年,村民们通过种植药材挣到了不少钱。然而,时光倒退到2016年,习惯了放牧、种青稞的村民那时怎么也不相信,种药材还能让自己的生活大变样。 在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上,中藏药材的种植面积近千亩,这样的规模并不多见。在20公里之外的药材加工厂,已经收获的大黄被切制成片。70岁的村民朋毛吉正在把晒干的大黄,按照个头儿大小分级。在村里种植药材之前,朋毛吉只能依靠捡废品维持生计。 2016年,在贵德县农牧局的扶贫专项资金帮扶下,豆后浪村村民尕藏多杰开始带领乡亲们种植中藏药材。从那时起,朋毛吉就在药厂打工。依靠这份工作,朋毛吉将两个孙子供上了大学。 豆后浪村地处高原,以往村民多以放牧为生,种植业本就薄弱,在中藏药材的种植上更是没有任何经验。2016年,中藏药材种植项目启动时,带头人尕藏多杰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村民的质疑。 尕藏多杰最初流转了13公顷土地试种黄芪、当归等药材,并请来专家对土壤进行评估。土壤检测报告显示,豆后浪村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植中药材,但思想保守的村民们怕种不出来会赔钱,都不愿意参与其中。 单凭一张土壤检测报告,难以打消村民的疑虑。第一年,参与中藏药材种植项目的村民不足全村的十分之一。 为了提高村民们的种植技术,像这样的田间培训,每个月都会进行两次。相比以前单纯种植小麦和青稞,种植中藏药材,每亩土地的纯收入可以增加四至五倍。 看到收益的村民开始积极地加入到中藏药材项目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药材品质,豆后浪的村民们不使用农药,而是进行手工除草。这样做不仅使药材的品质得到了提升、保护了环境,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大黄种植基地,手工除草的农民,每天能够有90元的收入。 因为药材的品质好,豆后浪村的中藏药材一经上市,就打开了青海、甘肃等地的市场,订货商常常会驱车数百公里,专程前来订购。 自2016年至今,中藏药材种植项目已经吸纳贫困户就业24人,带动周边村民600多人就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村民们希望将豆后浪村2000多亩土地都流转起来,用于药材种植,打造属于拉西瓦镇的中藏药材知名品牌。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0386","PageTitle":"青海贵德:药香深处是我家-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10386},"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